第十七章 “外国人”买手机(第2/2页)

“师父,前面是卖手机的!”刘香湘直接用中原语说话,也不怕别人投来的目光,因为他们在路上碰到好几个偶尔会蹦出一句中原语的家伙。

吴宙和白师姐过二人世界,沈文剑和冷云仍然带着三个集群行动。

走近手机柜台,立刻有女孩招呼起来:“我们这里有最新款的手机,加大了天线功率,不止是国内,在月神平原七成的地方都能打通……”

听着店员的介绍,三人嘻嘻哈哈的嘀咕,时不时找冷云帮忙用通用语提问。

沈文剑则在一边看着各种手机的做工,还用上法眼评估着内部结构。

多数手机都是基于半导体技术的成熟产品,但集成度还比较有限。手机的个头相对手掌的大小还是略大了点,而且功能较为单一,通话之外也只有短信、闹钟两种。

沈文剑明白原因,伊索特琴虽然够上进,但它的体量有限、资源获取能力也有限,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撑它在多条线路上深入发展。

说起来好像和玉剑山当年碰到的情况差不多。

沈文剑还在位的时候,克莱门蒂亚女王非常重视重工业体系,包括炼钢、电力、矿业、重型制造业,因为这些东西在改善民众生活的同时还关系到战争潜力,的确是有优先发展的必要。

但伊索特琴人口都没过亿,撑得起涵盖多个方面的重工业系统,就很难再有完善的电子工业体系,只能靠各商家自己努力,就算给点减税,发展的也要慢一些。

“我们是外国人,买手机只能在伊索特琴用吗?”沈文剑突然问店员。

“不会,在整个月神平原上,所有的城市里都可以用。”

“如果我们是南国大陆的呢?”

“……”店员承受了她不该承受的难题。

不过看起来,即使没有国家级的补贴和投入,这里的电子工业还是发展的比其他地区更好。

由于重工业发达,不管是钢材还是车辆的落地价都比外面便宜,会导致伊索特琴的基建成本比其他地方更低,而电子工业十分依赖包括电网、电话线网络、基站等基建项目的支持。

从店员的回答里,能看出来,月神平原的电网、电话网基建情况,明显要好过其他地区。

最后离开前,沈文剑几个还是在柜台里选购了两台手机。

不便宜,最新型号的15金币,中档的8个金币。

“其实金币结算不太方便,几位可以到海因顿克银行换成标准币。”离开前,店员好心的提醒几个“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