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联合体的选择(第2/2页)

所以这个决定只能转换为要求往后方指挥部提交,让后面的人想办法。

蓝星联合体还是非常有底蕴的,很快指挥部就拿出一套可行的,相对廉价的作战方案。

该方案由平时就有兼职低轨道作战的飞鹰机甲为主体,由工业舰为飞鹰机甲量身打造一个初级火箭,把机甲送到发生拦截的最低点附近,后面就只能靠飞鹰机甲了。

大气内作战能耗最大的部分,还是往上面去,返航在整个战斗中的占比是很小的,如果不考虑人员适应力,就是一坨铁加一节干电池都能安全落地。

很多人曾经产生过疑问,蓝星联合体的技术能力,为什么不用无人战斗系统?

答案并不是很复杂,两点。

其一和智能系统一样,出于蓝星文明高度的危机感,本身不是个选择方向……跟重点完全不靠边,纯粹依赖民间自己折腾。

其二战斗中的人员损失,通过宣传很容易引起各居民星的共鸣,对于募兵是有利的,如果都是无人系统在折腾,大家也就不会想着去当兵了。

深绿星作战指挥部的方案很快获得总指挥部同意,工业舰进行前期准备,很快会有两个专职的飞鹰机甲营调过来。

和基本都是混编的特种营不一样,单兵种的营级单位都是常规部队,只会附属该单位的战地维修排,连完整的地勤都要依赖地面基地或主力舰上其他的后勤团队。

两个加强型飞鹰机甲营,加上原本在编的两个女妖营,会有总数差不多八十架飞鹰机甲,这个数字跟古早时期的空军师级编制差不多。

准备期间,深绿星指挥部把艾伯少将请回去,作为前线指挥官评估作战计划的细节改进。

“不行,这个发射频率太慢了,从拦截器的体积推测他们的拦截器非常多,两分钟足够一个飞行员迎接好几次战斗,结果很难预料。”

面对这么小的拦截器,艾伯少将底气不够。

飞鹰机甲有等离子束和激光炮攻击手段,但是在轨道上面对面的飞,相对速度会非常惊人,这么小的棍状几何体式拦截器发现距离不会太远,包括人员反应和锁定等,可能只有一次按下攻击的机会。

“两分钟已经非常快了,如果还要加强起飞密度,你们必须把安全区再扩大一点以增加发射场。”深绿星指挥部参谋总长也是少将级别,不好以军衔来强迫对方接受。

“或者把发射场做地下化处理?”艾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扩大安全区面临的状况太多了,最严重的情况是常规轮值人员的防守密度会变的更松散,以本地怪物的凶残程度,任何一点失误都会把大家放到非常危险的境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