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永动鸡的死亡(第2/2页)

在乙方签上名字,又把比给殷铃用尾尖卷着签甲方名。

“师父,那真是蛟龙珠吗?”都叫永动鸡了,现在居然说是蛟龙珠,实在可疑。

“废话,要是个普通珠子,我能当宠物养吗?”

“真是啊!那折三十万两把,让殷铃慢慢还。”这姑娘一开口翻了一百倍。

殷铃听了赶快游走,生怕真的又签一张三十万两的欠条。

年节轻松一把,过完年又忙起来。

因为怕员工不慎把金元灵石充能器的信息透露给四名机关师教师,沈文剑在年会上只随便说了几句今年努力学习,没跟上进度的新成员快点跟上,就散了。

科研部按部就班的进修,地面上今年可不太平。

过年下了大雪,按说是丰收年。

但是东边的大赵已经有些不稳。

灵月历2990、2991年连着两年旱灾,2993年大水灾,大赵北连巨浪江黑峡以东段没有幸免,老君王心力憔悴不得不让位,新君登基,2994年改正德元年,十分倒霉的年年小灾。

按理说大水灾以后的小灾对巨浪江以南影响不大才是,可是大赵不能以常理判断。

大赵的田税十分高,就像玉剑山的东村根本不给玉剑山缴租子,他们的税仍是全玉剑山所领最多的,比巨浪江平原加北边的天青国也高出一成。

田税高都还不算多坏的事,天下如大赵一般收六成田税的也不是没有,问题在于大赵还有上家。

早在二十多年前,大赵被人打了一顿,从那时起,每年都要把官粮低价卖掉不少。

不管新君还是老君王,都不是勇于反抗的,明明自己受灾了都不敢撕毁协议,官粮储备体系在大水灾时一下就崩溃了。

正德二年就是去年,大赵设了民库,由当地乡绅另收一笔粮做民间储备用于赈灾。

连年天灾之后再加税,结果可想而知。

今年雪一下,地里的菜又冻死了,听说今年还有旱灾,干脆别种了,抢几户乡绅家的存粮占山为王去吧。

年一过,就有人杀官放粮,还有占山武装抗税的。

以这个架势,今年上半年大赵再没点好的安抚手段,等旱灾的威力显现出来,接下来够呛。

前面百山大会已经定了基调,各门派各管各家门口。

大赵可以乱,但是玉剑山要保住一定地区的稳定,以维持良好的物资采购环境。

大赵境内,对于玉剑山最重要的两项产品,是丝绸和镇魔铜矿,为了能让这两项保持一定产能,石文城及周边乡镇必须维持大体上的平衡。

有人占山为王可以不管,只是不能让他们下山破坏乡民产业,最好也不要发展成战乱。

这件事需要当地的武林门派去协调,也许有的武林门派也会生占山为王的心思,玉剑山从现在开始就要对他们进行重点宣传,必要时也能拿一笔钱出来,由这些武林门派出面维持乡民的最低生活所需。

另一方面,可以向一些占据较大面积的山大王提供桑蚕养殖技术,并鼓励他们多养蚕。若战乱不可避免,就由玉剑山的飞艇为纽带,为这些山大王和镇魔铜矿区提供蚕丝、镇魔铜换其他生活物资的服务,蚕丝完全可以运到巨浪江平原加工。

反正只要劝服镇魔铜矿区的工人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中立,谁来就给谁交税,不管事情向哪个方向发展,玉剑山都能得到两类产品的货源。

这也是一个修行门派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真去插足普通人王朝更替可没有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