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第2/2页)

山下翊卫司与反将的交战声也似乎受这火|药影响停了一停,然而片刻后,一声号角鸣过,平南山东侧又传来行军之音,这行军之音像是给了反将的兵卒无限勇气,一浪接着一浪地往山上冲来。

程烨听得心中焦急,他原是阵前将帅,如若可以,他真想亲自下山领兵御敌。

但他不能,他眼下是禁卫指挥使,首要职责乃保护天子安危。

程烨在心中算着战局,早在程鸣升带兵闹起来的时候,他便将自己最信任的两个副将派去山下御敌了,以翊卫司的兵力,阻挡半日不成问题。

可适才火|药炸响的地方在明隐寺西南,程鸣升没有在西南方向埋伏兵马,那么这个火|药究竟是谁炸的?

程烨向昭元帝拱手道:“陛下,末将此前已派人疾马赶往西山营与金陵,请归德将军或卫大人带五万兵马出城护驾,但眼下看来五万恐怕不够,臣恳请陛下下令,再请宣威将军、明威将军等几位将军带十万人赶赴明隐寺勤王。”

昭元帝道:“准。”

“此外,”程烨道,“臣恳请陛下带宗室们前往垂恩宫暂避。”

垂恩宫乃明隐寺以北的行宫,说是行宫其实也不尽然,因殿室不能大过皇家寺院,所以规格较之一般行宫较小,是从前天家前往明隐寺祈福的下榻之处。

十多年前明隐寺荒弃,垂恩宫便一并废用了,直至今春五殿下回宫,垂恩宫才并着明隐寺一起修葺复用。

垂恩宫中建有数个楼台,楼台错落有致,最高的一个位于山端,便是矮些的也临近山崖,乃绝佳易守难攻,眼下山中兵起,乃绝佳的避难之所。

昭元帝听了程烨的提议,微颔首,看了身旁的吴峁一眼。

吴峁会意,即刻带着内侍与禁卫一起点算问贤台内外的宗室人数。

少时,吴峁禀报:“陛下,除了几个妇孺,宗室们都在问贤台了,翊卫司的禁卫已去山中找寻这几个妇孺了,另——”他稍一停,手持拂尘躬身埋首,“陵王殿下不在。”

昭元帝的眉峰蹙了蹙:“暄儿去了何处?”

“回陛下。”罗复尤越众禀道,“辅国将军带兵前来闹事时,陵王殿下唯恐惊扰了陛下与五殿下的诵经礼,亲自下山去探看了,眼下只怕是被兵乱困在山下了,还请陛下派人立刻去寻找殿下,千万莫要被辅国将军的人拿了。”

另有几个看到陵王下山的人也称是。

兵乱尚在山门之外,因着要等陵王,众人没有立时前往去垂恩宫,一人想起适才陆昌石要向昭元帝禀的事,提点他道:“你不是说在车儒府上搜出蹊跷之物吗?还不赶紧呈给陛下?”

握在陆昌石手中的信函已被汗液浸湿稍许,经这么一提点,陆昌石迈前一步,将信函奉上:“陛下。”

吴峁连忙将信接过,原本想呈给昭元帝,然而递到昭元帝跟前,见他看了田泽一眼,吴峁便将信函转呈给了这位五殿下。

田泽将信展开来一看,面色立时变了。

他将信函紧握在手中,半晌不发一语,直到昭元帝问:“信上写了什么?”田泽才道:“回父皇,这信……看样子是堂兄写给辅国将军的。”

能被田泽称之为堂兄的,整个大绥只有一个,即长他半岁的王世子程昶。

昭元帝一听这话,目光稍稍一凝,落在了左下首一袭玄青衣衫的程昶身上,但他毕竟是历经数十年风雨的帝王,虽然料到这封书信是谁的手笔,竟丝毫不动声色,只问:“确定是昶儿给程鸣升的?”

田泽道:“确定,信上盖着堂兄的私印……字迹,也是堂兄的。”

昭元帝将信接过来一看,片刻,将信往地上一扔:“昶儿,今日程鸣升起兵,你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