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人间美妙,后脖梗子(第3/5页)

戚东来哈哈一笑,再望回肖婆婆:“老妹子,你听到了,你自己想死而已,却惹出来多大祸事!这得有多少月上天的修家为你陪葬。骚人忍不住还要旧话重提,你好好活着不行么?”

“牙尖嘴利之辈,不知神通法术比不比得上你口舌本领的一半!旁人且请散开!”肖婆婆终于想通了,再不去听戚东来的胡言乱语,剑从诀诀从心,三柄玉剑爆起!

一剑钻天,一剑入地,一剑急颤几下、转眼隐于空气消失不见。

肖老太动手之际,悬浮半空的天魔宗“持谕师伯”自袖中取出一支血珊瑚,随手插在了自己的云驾上……老头子未动法,他只是在准备法器:魔君口谕已出,骚人死则天魔宗必杀月上天。

老头子提前做个准备,万一骚人真被肖婆婆斩了,他便杀向月上天!天魔弟子,个个狞种。

地巨震,狰狞裂隙暴涨,须臾间大漠古城被巨隙一劈两半,随即一座三十里山跃上大漠,肖婆婆入地一剑化山形,大山便是一道无上剑阵,戚东来人在山中;

天雷轰动,一道道雷霆自苍穹洒落,直劈山内骚人,肖婆婆飞天一剑化惊雷,重重雷霆即为神剑猛击,剑入雷火即为雷火化剑,戚东来人在雷霆下;

可全无声势、难辩何处的第三剑才是肖婆婆真正的杀招所在,第三剑并非隐形,而是:缩。第三柄玉剑本为一座罕见的百丈白玉岗,整整一座小山,成剑不算,再随精炼之法不断缩小,最终小到混同尘埃,莫说凡俗肉眼,就是修家动用辨尘入微法术也难寻其踪,此剑一动防无可防。

化剑如山川,化剑入雷火不算什么,化山岗入微尘才是肖婆婆毕生成就所在,身边相熟修家都赞她这一剑比着佛家的“须弥芥子”也全不逊色。

修行无幸至,肖老太能攀到境界圆满、人间绝顶,自有她的道理、自有她的本领。

古城内外众多修家都退散远处,专心观战。

修家观战,远非看看了事,而是动用感识辨其法、探其剑,虽不曾参战但一样感同身受,是以离山弟子蚕健很快就变了脸色,巅顶大修动法的威势,本就不是他能理解的。

苏景伸手按住身边晚辈的肩膀:“雷霆、山峰都算得非凡,不过第三剑才是真正有趣的,动心识试着追追看。”

蚕健只觉肩膀上一股微有些“辛辣”的热意自师叔祖手心传下,热意凝做一线直直侵入经络,游走于身,旋即三剑就发觉身边整座世界都告清晰,仿佛他以前人在一只半透光的琉璃瓶中向外看天地,如今瓶子碎裂,世界骤然变得明亮、细腻甚至犀利!

一时之间,三剑都有些头晕眼花,心中明白这是师叔祖以无上神通助他洗炼视听、打磨五感,忙不迭定神定念,行转自身真元缭绕于“热意”以添成效,口中自也少不了感激致谢:“多谢师叔祖。”

苏景暂时未作理会,盏茶光景后收回手掌:“怎样,可有寻得第三柄剑?”

三剑没能找到第三剑,面色赧然摇了摇头,苏景则一笑:“找不到也无妨,的确不是很容易找的。不过今时探不到而已,不是以后永远都查不到。这个肖婆婆的剑法不错,但比起你师父还差了老大一截。剑入微尘,或是从佛家‘须弥芥子’中引申而来,只是须弥芥子并非威力法力,那是一重心识契境,只追其形状不解其神髓,成就终归有限。”

观战之中,谈谈说说,苏景传音入密,以免卖弄之嫌,心里怎么想口中就如何讲给三剑听,只是苏景自己没留意的……曾几何时,他的谈资已不再是这一剑何其犀利,那一术何其狠辣,眼中所见即为口中所言,他看的是:神髓。

或者说:法。

山中剑气纵横,雷火轰动凶猛,再加一柄小到看不见却随时要人命的“微尘”,肖婆婆不动则已,动则全力施展。戚东来未亮法宝,只是将身法催动开来,满山遍野的乱跑,满山遍野的残影。至少以三剑的目光看上去,骚人现在被困住了,冲不出三十里山,又何谈攻敌、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