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空灵一刀,一品山种(第2/3页)

又咸又辣却一点也不鲜的雨水。

喊过一句还不甘心,苏景又喊:“你怎么不再下俩馒头下来,好歹也给我个就的!”

识海中阳三郎的大笑声传来:死界死天乱气候,这雨从“死”中生、从“乱”中来,你道是普通雨水那样,拿来就能喝?无知小子,齁着了活该。

苏景无话可说,从囊中取出中土带来的清水,漱口润喉解渴。

人在“喝水”之际,黑石洞天里早都有一道神识投映在不听身旁,这个苏景笑得满面欢畅:“我那一刀,看见了没?明白了么?二明哥的石头只能这么雕!”

东土汉家讲究风水,自古就有“龙脉”一说,有关传说多且精彩,比如上古有巨龙,在生时行云布雨泽被天地;终老时伏尸于地化作莽莽山脉,继续庇佑人间,山有龙灵、可镇八方,稳定乾坤……传说不可考,离山虽为道统,但对风水易法并不精通,苏景就更不成了,连大概了解都谈不上,于青乌之术真正门外汉。

不过即便不懂,他至少能晓得,龙脉起伏、灵山绵延,许多大山真的是藏蕴灵瑞的,一座“好山”,不仅可自成一环滋养界内万千生灵,更可溢势于外、福泽周边。

于此一道,中土那位刚刚成就妖仙飞去的南荒妖怪老石头精通异常,老石头的学问不像东土汉家那般著述有经典、传承再发扬,那妖精是灭顶大圣的后代,血脉纯正到不能再纯的山魈石怪,大山之道他不用学自然就知晓、就精通。

在南荒时,老石头与苏景一起抗洪蛇、共患难,闲聊时曾提起过“龙脉”之说,本来老石头兴致勃勃,奈何当时苏景五境一小修、所知实在有限,聊过几句后老石头就没了兴致,摆手道:龙脉之山,你也别太去矫情它的来历,把它当个品别称呼来看就是了,生俱大灵性、山中第一品的,就叫做“龙脉”。而山之道,最简单的讲究是“四平八稳”,一品龙脉,四座可结独独乾坤,八座永镇浩大天地!

一座世界里,四尊“龙脉之山”彼此错落呼应,就可以自称方圆,不受大气候的影响;若能有八座一品山扎根、合围,天地都能更添灵瑞,变作秀美乾坤。

二明哥这一盒子“碎石头”,无一例外统统都是“龙脉山种”,种下去、长出来,即为一品山。

盖房子要备砖头、开青楼得请姑娘,瞑目王要建世界,麒麟库中存了一坛子天水灵精,再多一盒子一品山种子也不稀奇。

不过这些种子到底不是草籽树苗,直接扔出来一颗埋进土里,到天地崩塌了也长不出山来,须得栽山之人执法刀开真形方能引活内中灵性。

开真形,就是苏景半年前做的事情了,那空灵一刀:净静之中,杂念退散,其后“真念”生于灵台,真念所至,法刀斩下!

所谓“真念”也称“潜识”,其实就是苏景心根本念之物最最直接的投影。

若是到了二明哥那等境界,明慧于魂魄中,直见真我本心,他随便哪个念头都是“真念、潜识”,想把这山雕刻成什么样子就能雕刻成什么样子;可苏景的心思再怎么精灵清透,在心境上也比着其他诸位冥王相差得太远了。以他现在的心识境界,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

雕灵种开真形,他无法把石头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只能是真念中显现了什么,他就把石头雕成什么。

若他心底真念中最最想念的是个土豆,那他雕出来的灵种就是个土豆,将来这莫耶世界中就会有一座长得好像土豆似的大山。

而真念深藏于心,即便本人也看不穿……凡人以为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底最深处的念头是什么,这是看山是山的境界;

可踏入修行,随着眼界的不断提高,修家脑中会渐生一问:那真的是我想要的么?所以才要开悟、才要明心见性,要真正来认识自己,这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