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剔透和尚,损煞僧兵(第2/3页)

莫说外人,就连弥天台前辈高僧、甚至辰光大师自己也说不清为何会如此,也只能牵强附会、归结于佛法神奇了。

辰光大师合十还礼:“非如此,否则不能衬得真经宝贵,更愧对摩天刹神僧眷顾。再说这一路上行走又有何辛苦可言,贵宗前辈将真经带出宝刹,才是真正义勇之行。”

他一开口,苏景等人不免又吃一惊。剔透的少年和尚,声音却如枯木厮磨,嘶哑、模糊、窒闷。

辰光皮相不老,但声音早已老了。

赤目真人吸溜着凉气,对身边小相柳道:“小和尚跟憎厌魔是一个路子!”自从得了金玉菩提,赤目和小相柳要好得不得了,有事没事都会和他说上几句。

骚戚东来是虬须汉柔媚调,辰光大师则是少年相枯老声,相比之下后者要好得多了。

此刻辰光已得身后谛光指点,对苏景合十、躬身:“苏先生传灯之惠,天下佛门弟子共见,老衲谢过先生。”

苏景急忙还礼:“大师太客气了,真经以前为摩天刹历代高僧心血批注;以后要靠贵宗发扬光大,我也不过是转手之劳,无功可居、不敢受大师这一谢。”

寒暄客气罢了,辰光和尚却呵呵一笑:“好!那就不谢了。”说着,他伸手自袖中取出一只布袋,鼓鼓囊囊,还有东西在其中来回蠕动。

布袋才一打开,内中立刻传出怪响:号角声、战鼓声、呐喊声、冲杀声……只有战场上才会有的杀伐动静。

辰光将布袋倒转,稀里哗啦掉出来一大堆小小人儿,娃娃手指大小,头顶香疤却身着甲胄、颈挂佛珠但手执凶刃,彼此纠缠着、厮打着,正做生死搏杀。

他们落在云坪后立刻住手,迎风而长变作常人大小,脸上血污犹存、身上个个带伤,但动作奇快,顷刻结做七道方阵,每阵三百三十三凶僧,整整齐齐对着辰光大师合十:“拜见方丈大师。”

“离山苏景先生,传灯弘法普惠人间,大功德者,不容邪魔冒犯。传法旨,损煞僧扶护苏景、不可有失。”方丈传谕,说着伸手一指苏景。

“领受方丈法旨。”七阵、两千余“损煞僧”齐声奉令,又转回身向苏景躬身施礼:“永随先生身边,邪魔冒犯、必做诛杀!”

苏景眼力不凡,一眼就看出这些“僧兵”皆为丧物凶魂,统统都是鬼和尚。

赤目又拉了拉小相柳的袖口:“看嘿,和尚养鬼!”

弥天台不会干涉凡间事情,但每逢乱世,总会有弟子入世,搭救苦难生者、超度枉死怨魂。遇到大的战事,高僧还会施展神通、做浩大法事超度亡灵。

不过,佛有广大神通,众生造业亦不可思议。所谓:业力能障圣道,业力如枭雄,具足千奇百态,难调难伏。弥天台和尚纵然佛法精深,也不能包打天下,时常会遇到无法超度之魂,又不能将其放任人间。

如是猛鬼倒好办了,直接打散了事;但还有些凶魂,性情狠辣法力不浅,可他们本心不恶。尤其生前出身行伍、屡经恶战的“军魂”,这样的例子不少,和尚也只好将它们带会弥天台。

戾气不消、凶魂难度,却可以点化佛光,以他们的凶猛为善、除恶,这便是一袋子“损煞僧兵”的来历了。

弥天台讲究“慈悲为怀”,虽佛家也有降魔卫道之说,但和尚们很少会动法争斗,两千三百余“损煞僧兵”从不曾现世,外人不知。不过以沈河、贺余等人目测,这袋僧兵的威力,当不逊离山几道古签道兵。

辰光又把布袋一抖收回僧兵,转眼袋中又复喊杀冲天……损煞僧凶猛,日日夜夜操练不停,他们的修行就是彼此冲杀;而袋子神奇,凶兵于其中永生不死,再重的伤势,躺下来睡一个时辰便告痊愈。

封口、扎牢,辰光将其递给苏景:“不是谢,而是敬。若不能护持苏先生周全,弥天台愧对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