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缸薄礼(第2/3页)

按照手札来看,这个袁朝年从中土出发一路向南向南再向南,所到之处早已超出了中土世界现有的版图,手札上记载的就是他南行所遇种种。三阿公特意交给苏景的,其中必有深意,苏景耐下心思仔细翻阅,好在这位袁朝年前辈性子诙谐、文笔也颇为生动,他的记述读起来颇为有趣。

翻翻看看,苏景忽然“咦”了一声,找到了一处让他和感兴趣的记述,由此苏景也明白三阿公把这本册子交给自己的本意了。

再仔细阅读一阵,苏景收好了前辈手札,跟着他又把《金乌万象》的帛绢铺展开来,挑选了一阵子,最终选定一门《云灼鱼焰谱》,将之抄录于一枚玉玦内,把门外的樊翘唤了进来。

“这是自金乌阳火蜕变而来的一门火法,我仔细看过,别有精彩之处。”苏景将《云灼鱼焰谱》递到了樊翘手中:“咱们离山的规矩你知道,非真传弟子不能传授九位始祖的本门正法。不过这门也来自金乌万象,相比于其他内门弟子修炼的法术要更纯粹得多。拿去好好修炼吧,若有所成、能被列为真传,修行八祖传下的巅顶妙法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说完,苏景又想起他与风、公冶两位长老的约定之事,着樊翘稍待,又把“金乌大焠真”有关攻脉的技巧,以及“三这三那诀”的下半重打铁法分别抄录下来,一起递给樊翘:“替我跑一趟,给两位长老送过去,另外……你还没飞剑吧?公冶长老的手段可非同凡响。”

后半句,苏景笑着对樊翘点头。

樊翘好歹在衙门里打了十年滚,当即便会意苏景是在提醒自己“送打铁诀的时候大可敲一敲公冶长老的竹杠,给自己讹一柄好剑”,樊翘躬身应是,欢欢喜喜地去了。

……

七天之后,小泥鳅和小金蟾的吉日确定下来……被三阿公重金请来、随他一起来到离山的鬼谷高人好一番推衍,算出一对新人的天赐大吉之日在四十四年后。

三阿公笃信这一套,而且在凡人看来完全不可能等待的时间,放在精怪的漫长寿命里根本算不得什么,裘平安的四十四年,不见得比着凡人的三五个月更漫长。

日子确定,三阿公告辞而去。光明顶的日子重归平静,苏景摒弃杂事,专心于修炼。一如当初,两三天全力修行,随后休养一日、身醒心眠把玩长剑或剑羽。

樊翘也抱住了那套“云灼鱼焰谱”开始重新修行。

六个月后,樊翘突破通天境,铸成身基;重拾心基、勘破宁清用了九个月时间;至此侍剑童子与道场主人列位同一境界,又用了五个月做行功准备后,樊翘正式打开了第一枚大穴,之后势如破竹,差不多每隔五六天就能开一窍,一个月能开四五个正位大穴,另外还能捎带着打通一两枚阿是穴。

按照这样的速度,六到八年樊翘就能完成第三境如是的修行。

反观苏景,一晃两三年过去,正窍大穴还是一个不动,稳稳当当的一个月开三个阿是穴,如今阿是穴已经开了两百多枚……距离他踏入下一境小真一的日子,还遥遥无期。

裘平安当值守护光明顶的时候,看看苏景的状况,又瞅瞅樊翘的修行,然后一个劲地嘬牙花子,有天趁着樊翘修行歇息的时候,裘平安对他道:“你差不多得了啊。”

樊翘被他说得发懵:“你指什么?”

“指你的修行,”裘平安一点不客气:“侍剑童子修为境界超过道场主人,你这是要把咱家主公摆出去让人笑话?”

樊翘最近光顾着修炼,真没想过这件事,闻言迟疑道:“我当然没有此意,可……可总不能不修行啊。”

裘平安冷哂:“你修行得比主公还快,他性子宽厚不会计较,可落到外人嘴巴里,说出的话可未必那么好听,咱们做属下的,能害他丢人?不过你也莫为难,喊一声裘大哥,给你指条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