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2/7页)

“是的,先生,我见过。那些大人物过来视察的那天,他们把猎户星移到展厅了。”

“你觉得如何?”

门卫微微一笑。“我的看法是,德洛桑托先生,我觉得您和猎户星挺像的。”

布雷特走进工作室,外面的门随之咔嚓一声牢牢关上了,他在心里思忖着:即使真是这样,也没什么好吃惊的。

他把相当多的人生时光和创造才华都投入了猎户星的设计之中。有几次自我评估的时候,他也怀疑过是不是有些过分了。他已经不记得,自己多少次穿过同一扇门走进同一间工作室,在筋疲力尽中度过了多少个疯狂的白天与漫长的黑夜,经历了多少痛苦挣扎与得意忘形,而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过程,猎户星才得以从思想萌芽阶段的一个设想逐渐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成品车。他从一开始就置身其中。

甚至在工作室上班之前,他和设计部的其他同事就收到通知开始调研——调查市场、人口增长、经济面、社会变化、年龄群、客户需求、时尚潮流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设定目标成本,然后初步形成新车型的完整构思。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产品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一起开会,最终敲定设计标准。之后,大家共同合作,工程师负责开发动力程序,而包括布雷特在内的设计师则负责涂涂画画,勾勒细节,最终将汽车的流线和轮廓成形。而在这个过程中,希望时隐时现,计划对错反复,质疑起起落落。在6位高层的带领下,公司上上下下有几百人为之拼搏。

设计方案改了又改,似乎漫无止境,有的是理性提议,而有的则是单凭直觉。测试开始之后,也依旧如此。最终,管理层批准生产,而布雷特总是觉得一切来得太快,之后,就开始批量生产了。目前,生产计划稳步推进,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猎户星就将接受所有测试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市场接受度的检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能单独负责一辆汽车的完整设计与生产,但在设计团队中,布雷特·德洛桑托无疑比任何人都投入得更多,他为猎户星倾注了自己的创想、艺术才华和精力。

除了布雷特,还有亚当·特伦顿。

今天,布雷特是因为亚当才这么早就过来了,平时他是不会这么早上班的。他们两个人约好了要一起去公司的试车场,但是布雷特刚刚收到了亚当的消息,说他要晚一点儿才能到。布雷特不像亚当,工作那么讲规律,他喜欢睡懒觉,所以很懊恼平白无故地起那么早。随后,他决定一个人去看看猎户星,反正都已经来了。这会儿,他打开里面那扇门,走进主工作室。里面的照明效果很好,正在制作猎户星衍生品的模型——一辆三年以后才推出的跑车和一辆旅行车,还有猎户星的其他变形车款。至于未来是否会投入使用,现在还不确定。

而猎户星则计划在一年后就会向公众推出,目前正停放在工作室最里面的聚光灯下,柔软的灰色地毯上。模型是天蓝色的。布雷特朝它走去,内心一阵激动,这就是他来这里的理由,他知道自己一看到猎户星就会感到兴奋。

这款车外形不大,呈流线型风格,紧凑而简洁。销售规划师将其称之为“下端收拢的管状”设计,因为受到导弹设计的影响,其外形既诠释了性能,又彰显出一股内在的锐气。车身上的有些特征是颠覆性的,腰线以上视野开阔,一切尽收眼底,这对汽车而言是史无前例的一种设计。关于透明车顶,汽车制造者已经讨论了好几十年,也谨小慎微地进行过多次试验,如今猎户星真的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而且结构依然坚固。透明的玻璃车顶之内,垂直构件是由设计师所说的“AC钢柱”构成,材质轻薄且强度高,经过塑形已经几乎看不出来,在头顶交错纵横,衔接得天衣无缝,毫不起眼。所以,这个“玻璃暖房”(这是人们给汽车上身取的绰号),远比常见的车顶更加结实。通过一系列的撞车和翻车试验,这一点也已经得到了证实。车顶的内倾角度比较平缓,使得车内的上部空间十分宽敞。车身腰线以下的部分同样宽敞,对这么小的汽车来说也算难得,设计既俏皮前卫,却又不离奇古怪,所以说,猎户星不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养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