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机尽 第四八二章 宙之道(第2/3页)

老君道:“倒也没什么,他一人虽难办到,但有紫微大帝和黎山圣母相佐,自然不在话下了。”老君看了看天庭处处高耸的楼台殿宇,叹道:“紫微宫、紫霄宫都要搬走了,我也得回去拾掇下兜率宫了。”

悟空不解道:“老君,真武自划一界,当是易如反掌,为何自己还搬不动紫霄宫?”

老君呵呵笑道:“你这猴子,修为只怕比我还高些,却问出这样的问题来。”

悟空挠挠头,道:“不懂便问么。”

老君道:“若只是一座紫霄宫,寻常圣人都能挪动,但你知那紫霄宫中还有几界呢。”

悟空恍然大悟,原来是宫中有世界,凭真武的本领,就算造不出三清的三界来,但此世界只怕也不同凡响。

玄女对悟空道:“我已将蟠桃园封了起来,现在天庭无忧,所取宝物尽搬回齐天岭,回头再清点便是。”

悟空道:“那现在要去何处?”

玄女道:“我去替下五神猿为元始护法,你七兄弟初聚齐,想必有许多话要说吧。”

悟空想了想,确是还有许多大事要做,三十六根造化玉,内中造化要尽数给五神猿收了,自己怀里这两颗蟠桃,也要抓紧时间炼化。

玄女带着悟空飞到造化炉旁,五神猿如同一个模子造出来的,围成一圈,盘膝悬在半空打坐,玄女倏地进了造化炉,再出来时,左手拿着两件法宝,右手拿着一个布囊,对悟空道:“混天幡、沌黄旗,自然是要给阴阳神猿的,这些蟠桃,也是为汝等预备的,莫要吝惜。”

悟空接了过来,心中感念,却也无需多说,造化一脉,自然志同道合,彼此做了什么都是理所应当。

悟空带着五神猿,直奔齐天岭而来,到了岭中,见大禹、后土和金木火三神已从四海回来,他手持真武令牌,四海龙王自然没有丝毫异议。

真武一脸兴奋神色,但见齐天岭中地仙以上的妖族几乎都被抽调去了天庭,不觉略有些失望,悟空道:“大禹前辈,你所行之事,乃是天地间最大的功业,又岂能急在这一刻?”

大禹想想也是此理,自己确是有些心急了,后土笑道:“暂回去歇歇吧,天庭如此广大,总要搬些日子才好。”

大禹道:“如此大事,还未和赤松子商量,他虽愿意,也要打个招呼,商量一下才好。”

悟空带着五神猿来寻阴阳,众人进洞,见阴阳将三十六根造化玉在地上摆了一个奇怪阵势,众人走到洞口时,阴阳正好将最后一根千丈玉放好。见悟空和五神猿进来,阴阳腾地蹦了过来,道:“来得正好。”

悟空有些纳闷,他离开这洞府的时候,阴阳还在洞中打坐,怎么这时恰好就摆起了千丈玉,难道这只是巧合?

阴阳见悟空目露询问表情,他们之间有一种微妙关联,若用心去想,彼此心意也能猜出大概来。阴阳似是回答悟空,又似自言自语道:“宙之道,总是恰到好处。”

哦?悟空听了这话,心中一动,混元金仙以上,便对宇之道有所了解,进而精通造界控界之术,而即便圣人,也对宙之道知之不详。

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在这个圣人早已不稀罕的天地间,宇之道已不再是制敌的杀手锏,像阴阳神猿施展出的时光倒流之术,即便泥犁菩萨遇见了,恐怕也无可奈何,只能任阴阳宰割。难道,阴阳神猿已经超越了圣人之境?

他说的那句话,是说宙之道对时间的操控,已经到了极为精准的地步,绝不浪费一分一秒,因此才能在悟空等人进洞的一瞬间摆好三十六根千丈玉。听起来似是极为玄妙,但对深谙宇、宙之道者来说,却不在话下。

悟空情不自禁问道:“你现在,已过了圣人之境?”

阴阳点点头,道:“人圣、地圣、天圣,而后阴阳、混沌二境,我现在便是阴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