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八五章 若逆我(第2/3页)

观音不明如来说的意思,只诺诺称是,如来道:“我再传你一篇口诀,唐僧若也有反意,不愿取经,你便诵起这篇口诀,管教他一步不停向西行来。”

观音忍不住问道:“唐僧身上也有箍儿?”

如来微笑道:“不是箍儿,你且记好了。”如来将这篇口诀传给观音,口诀也只数十字,但都是稀奇古怪文字,观音将其默记在心。

如来道:“那些不识时务的,若要逆我,我教天下人逆他。”

观音心中一凛,这话实在警示自己吗?

如来又道:“你且去吧。”

观音强作笑颜忍住心中忐忑和不悦,拜辞了如来。如来这一番话说的匆忙,观音当时也不及细想,现在回味起来,实在是句句暗藏深意。

如来若不说,自己还道那三个箍儿仍在黑熊精三人头上,却不知已被人暗中毁去,而悟空头上的金环,倒似和这三个箍儿是同源之物?元始大天尊自然不会将那几个箍儿当回事,必定是悟空头顶的金环才使得他老人家出手,悟空啊悟空,这只猴子当真不容小视,他和三清竟有如此密切关系,或者说,三清虽居于幕后,但对造化神猿之事却始终密切关注着。

如来说狮驼岭妖怪绝不敢伤唐僧,那三个箍儿又都在齐天岭被毁,这么说来,悟空和齐天岭中人自始至终都是站在一处的,只是齐天岭多次阻唐僧取经,悟空敢情都是假打,他做戏倒也真有一套。

如若是这样,狮驼岭之难,难保不是孙悟空出的主意,难道他真要不走了吗?他若不走,唐僧还走不走?一个灵明神猿,一个阴阳神猿,一个当年的龙树菩萨,一个前世的金蝉子,外人都和佛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则却是刻骨铭心的仇恨……

观音想到,如来之所以传自己这篇口诀,定是看出唐僧取经之心将有大变,这才未雨绸缪以备不测,而真到了这时,自己该不该念出这篇口诀呢?

再想到如来的那句“若要逆我,我叫天下人逆他”,观音直有不寒而栗的感觉,如来和蔼时如慈祥老者,但若发起脾气,一句冷冰冰的话便能教人如坠冰渊。罢了罢了,眼下还未翻脸,还是依照佛祖吩咐去做吧。

观音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自己之前读的许多佛经玄妙法文,真到此刻,却半点派不上用场,便连自己这个人,都如无根浮萍一般,稍有风浪,便不知漂向何方了。

※ ※ ※

悟空和通风在一旁静静坐着,只待唐僧醒来。悟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便是,唐僧若醒来,他知道自己是阴阳神猿,但仍是人身,会是如何反应,他能变回原来的猴身么?

他将心中疑问说与通风,通风道:“今世已定形了,如何能变回来?纵使阴阳醒来,他也仍是如今模样。”

悟空暗暗想到,唐僧生为人形,应是被如来施了秘法的缘故,但也与他自身亏了许多造化之精有关。自己前世也是龙树菩萨,但经玄女解救,将自己置于洞天福地九窍八孔石中,今世才得转世为猿。唐僧若不补许多造化之精,恐怕即便来世也难还本来面目。

悟空又问通风:“他几时能醒?”

通风摇摇头道:“阴阳神猿体质太弱,急不得。”

悟空道:“既是如此,你在此守着吧,我去寻英招和泰逢,问些事情。”

悟空来到主洞中,牛魔王见悟空出来,嚷嚷道:“藏哪里去了,快来喝酒!”悟空瞪他一眼,这当口许多大事等着做,还有心情喝酒?

悟空来在英招面前,道:“二位委屈了。”

英招知道悟空是麒麟的救星,对悟空颇多尊敬,道:“无妨,左右闲着无事。”悟空问道:“这一年有余,观音都做了何事?”

英招道:“都是寻人。观音教我俩如何辨别五行体质,教我们在四大部洲到处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