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七二章 造化消(第2/3页)

如来跃出药师七佛阵法,道:“今日之事,岂能如此善罢甘休!”

大禹道:“你待如何?”

如来道:“将金刚不坏佛与知客佛还回灵山,我便不再追究。”

大禹看了看麒麟,点头道:“此事容易,我回齐天岭便将这两人放了。”

如来又道:“汝等已近朱紫国,莫再贪心西进了!”

大禹道:“此事也不难,齐天岭与西天,今后便以朱紫国为界!”

如来点点头道:“药壶拿来!”

九灵元圣恨恨看着如来,如来也不看他,只伸手朝向大禹,大禹取过药壶,掷给如来。如来道:“汝等若再西进,莫怪我佛法无情!”

大禹一言不发,挥挥手将众人召在一起,驾云离了灵山。如来看看灵山之上一片狼藉,心中实是恼火万分,但情势所迫,最厉害的燃灯又偏偏不出手,他又能奈何?

好在金顶虽毁,在众佛法力之下,片刻功夫便恢复原样,大雄宝殿一如往日之新,但今日一战,却在灵山诸佛、罗汉金刚心中积下了一片阴云。

一切修葺功夫做完,如来来在药师殿,药师佛正端坐莲台,怔怔看着面前的药壶发呆。如来走进来道:“善恶杖有造化之力,这药壶要耗一番工夫重炼了。”

药师佛见如来进来,起身施礼,重又坐下道:“为何不唤毗卢尸佛?”如来道:“今日一战,或许注定无胜无败之局。”

药师佛想想道:“佛祖是说……燃灯?”

如来点点头道:“他若愿佛门胜,早该出手。他不出手,便存了说和之意。”

药师佛道:“与其教他充和事佬,还莫不如佛祖自行息事宁人。”

如来道:“地藏,真是颇出我意外。”

药师佛道:“经此一次,他也不会再来寻麻烦了。”

如来缓缓摇头,自言自语道:“善恶杖,该如何夺过来呢?”

※ ※ ※

悟空回了取经队伍中,一路平平安安往西行来,不觉经夏历冬,早过了齐天岭地界。行至本钵国时,悟空不由得想起佛教灭国之事,长叹口气。

唐僧问道:“悟空因何而叹!”

悟空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还不知是个怎样结局。”

唐僧道:“取了真经,自然知道结局。”

悟空见唐僧过了齐天岭,又还复往日笃念,也不知他是真的志在取经还是作伪,便道:“真经之中,不知几多真,几多假呢。”

唐僧诧道:“你胡说什么,真经自然是真,怎会有假?”

悟空道:“师父,我始终心存一念,若佛祖随意拿几卷经文给你,你又怎能知道?”

唐僧一怔,道:“佛祖见我等坚持笃信、修持正法,自然不会哄我。”

悟空笑道:“但愿如师父所言。”他心里却道,这场取经,也不知如来要的是结果,还是这个过程,或者两者都要?

不觉间春深花放,众人行到了稀柿沟,唐僧叹道:“好一处奇景,你看路旁柿花,竟如霜雪般浓重。”悟空暗道,年前还不是这般模样呢,那红鳞巨蟒倒也做了件好事,免去我等遭恶臭之苦。

八百里稀柿沟行了好久,所幸有平坦大道可走,过了稀柿沟,又行几日,又值炎天。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轻摇扇。

悟空起身探路,片刻落下道:“师父,前面一座大城。”

唐僧喜道:“许久不见城池,想是离西天又近了许多。”

悟空道:“一步更比一步近,总之十万八千里,一步也落不下。”

唐僧道:“你越近越打退堂鼓,那城池是何去处?”

悟空道:“城头一杆杏黄旗,上写朱紫国三字。”

唐僧又喜道:“好好,既是国度,便应倒换关文了。”

不多时,众人行至城门,下马过桥,进到三层门里,但见:门楼高耸,垛迭齐排。六街三市买卖兴隆,真有京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