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一四章 非佛道(第2/3页)

老君一瞪眼睛:“龙树一事,莫与他人提起,平日也莫胡乱猜测!”

老君越是如此说,悟空越是好奇,但老君死活不说,他也无奈。

二人出了葫芦,直往金皘山而来,老君只在云端叫了一声,那青牛精便自洞中出来,先在山顶拜了几拜,才显出原型来飞了上来。

老君装模作样骂了几句,便骑着青牛回兜率宫去了。

老君走了,悟空思绪还未定。老君不说,还有谁能知道此事呢?佛教中只怕许多人都知道,但自己谁也不识,如何去问?嘿,自己真是蠢笨,眼见便有当事人,自己还在绕弯子,这事真武定然知晓,自己何不去问他?

想起真武,悟空又想起了老君刚才说的,真武反目过程听起来合情合理,如来要真武祖龙之血,只怕触动了真武逆鳞,但实情真如老君说的那么简单吗?

仔细揣摩,真武在龙宫守宝,这宝贝是燃灯给他的,而后来与真武反目的却是如来。真武竟然经历了过去、现在两代治世之尊。而这两人对真武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且直到现在,燃灯也是连纵未来佛东来佛祖与如来暗斗,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如来的阴谋中,并没有燃灯和弥勒的参与呢?

如此一来,佛教内耗,似乎对自己也有利一些,无论如何如来多少也会分些心思。燃灯和弥勒这座桥,自己实在没有机缘搭得上,反而因受老君点拨而挫了弥勒佛几次锋头。

罢了,凡事不可刻意而为之,道法自然么……呸,不算计就没活路,道法自然?三清可以这么说,自己就别装了。悟空暗暗想,找个时机定要去寻真武,知道得越多,前路就越光明。

悟空落了下来,见唐僧三人扔在地上拜送老君,笑道:“老君没看好家养的牛儿,添了偌大麻烦,还拜他作甚?”

唐僧道:“悟空莫无礼胡说。”

悟空道:“师父,妖怪既走,我们继续西行吧。”

唐僧道:“你不是说两伙妖怪么,这才走了一伙,如何现在就能过得去?”

悟空道:“佛祖既然说了相助,必定无虞,至少也该试探试探才行。”

唐僧转身回了那小窝棚,缩着身子坐在火堆旁伸手烤火,嘴里道:“你先去试探,若无事,回来唤我。”

悟空三人面面相觑,唐僧这是怎么了,到了金皘山,便似不愿往前走了似的。

悟空耐着性子道:“师父,要取经的是你,我们一跺脚便能过去,哪有人会拦路?”

唐僧想了想,叹口气道:“罢了罢了,真是麻烦。”

上了白马,四人再沿山凹向西行去,行不过二里路,前面现出一个瘦高的身影,正是木神句芒。

悟空暗道,如来这家伙说话也不算数,他不来帮忙,这几个齐天岭的上古人物谁能降得住?无奈之下,悟空迎上前去,问道:“拦路者可是齐天岭中人?”

句芒淡淡道:“齐天岭,木神句芒。”

悟空问道:“为何拦路?”

句芒道:“西面尽是齐天岭管辖之地,生人莫入!”

悟空道:“我们要去西天拜佛求经,只路过而已,也非久住,可否通融一下?”

句芒不答,只摇了摇头。

悟空暗道,好,够坚决,我倒要看看西天如何来清场。

如来虽对老君低头,但这并不意味这他也会向齐天岭交买路钱。佛教与道教相争久矣,渊源颇深,平日里又颇多交往,彼此脾性也多少有些了解,故此如来才知老君心中分寸,不费力气便让老君收了青牛精。

但齐天岭则不然,在佛道中间,齐天岭只算后起之秀而已,地盘不够大,积淀不够深,最关键的是,齐天岭没有类似佛道的信仰,再怎么扩张都是空中楼阁,没有长久的发展策略。

如来若向齐天岭示弱,便是变相地将齐天岭与西天、天庭隐隐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原本两分的局面变成三分,心里怎能乐意?更何况如今齐天岭正和西天争西牛贺洲地盘,在这当口上,如同二人较力,谁都不肯松上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