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零九章 是与非(第2/3页)

龙树道:“正是!”

真武道:“那为何少有人成佛?”

龙树再思考良久,答道:“皆因泯了本心。”

真武听了,讶然而笑:“如你所说,若不泯本心,便可成佛?那这成佛可简单得很了。”

龙树摇了摇头,道:“难就难在此处。”

真武示意龙树接着说,龙树道:“佛性本清净、空寂、独一,未人本心有无明烦恼熏习,为客尘所染,则有了分别心,有堕恶心,有沉沦心……但只要觉悟,仍可转迷为觉,转染为净。这又是由觉转灵了。”

真武问道:“为尘所染,众生苦不苦?”

龙树道:“苦不堪言。”

真武道:“此苦之源,来自何处?”

龙树道:“无我,故苦。”

真武皱眉道:“何处有我?”

龙树伸手指了指真武,意指,你就在这里。

真武道:“今是而昨非也。”这话也易懂,你指的我,是此刻的我,而不是方才的我,便在我说话这段时光之后,我又不是此刻的我了。

龙树笑着摇了摇头:“自欺欺人。”

真武也摇了摇头:“大话欺人。”显然是说龙树难以自圆其说了。

龙树道:“所谓无我,乃是悟‘空’之衍伸,却只寻解脱,入了歧途。口口声声说‘无我’者,‘我’仍安在;若云‘今是而昨非’,便请挥刀自斩试试,看看还是不是,非不非?你若上一刻断了臂膀,下一刻完好如初,我便认你这个‘今是而昨非’的理。”

真武一怔,哈哈笑道:“这也有些道理,罢了罢了。我再问你,你说无我故苦,如何才能不苦?”

龙树道:“不失本心,即不苦。”

真武想了想,道:“你不失本心,便无执著,不自制,那自然不苦。只是怕是要苦了别人才是。”

龙树道:“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既为不苦,既为极乐!”

悟空听了这话,极度震惊,龙树说这话与自己说的一模一样,半个字都不差,就连那表情神态语气,也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自己之前从未听过这句话,老君当年问起,自己也只有感而发,今日听龙树说出来,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是龙树说的,还是自己说的。

“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真武垂目自言自语念了几遍,又抬头盯住龙树说了一遍。龙树面不改色与真武对视,郑重道:“对,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真武忽然喝了一声:“好!我便将注压在你身上了!”

他这句话一出口,那边龙女喜盈盈入了后殿,捧出一个镶金玉盒来,她将玉盒交给真武,便立在真武身侧,一双妙目弯弯地看着龙树。

龙树方才与真武对答时浑然不惧,但见龙女望他,却不自在起来,手脚都不知何处安放,所幸真武并未在意。

真武打开玉盒道:“昔年燃灯佛将此经寄存我处,又教西方修行之士,无论高低尊卑,皆可来我龙宫取宝。我阅遍千人,不得真味,唯你龙树法师令我有高山仰止之感。”

龙树法师拜谢真武,谦逊了几句。

真武又道:“或许,佛教发扬光大,真就在你身上了。”

龙树道:“有我无我,早晚而已。”他之意在于,有了我龙树,佛教发扬光大便在今日,若是无我,却不知要等到哪年了。

真武颇喜龙树直来直去的性格,示意龙女将盒子递过去。

龙树接过龙女手中玉盒,再谢真武,他抬起头来,正看见龙女双瞳剪水怔怔地看着他,这双眸子极清澈明亮。

悟空一阵恍惚,他似乎在此时变成了龙树,定了定神,睁开眼睛。面前竟真是龙女一双目光流盼,又惊喜又疑惑地看着他。

悟空只觉自己一起一伏,他探查一番,自己竟躺在水面上。龙女俯下身来关切道:“你怎么了,怎么忽然坠到水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