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八一章 驱虎计(第2/3页)

玉帝见王母竟想出这样主意来,赞道:“好主意!那便如此。”

老君等人见大事已定,便纷纷起身告辞,玉帝举杯道:“既各自有事,朕也不好强留,但求诸位,莫忘今日之语。”

紫微凝重道:“断然不会!”

真武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道:“陛下莫小看人,我真武生这么大,还未有过食言之举。”

玉帝一怔,然后哈哈大笑,三人共饮此杯,旁边王母已笑的溅出了泪花来。

离了瑶池,东华帝君先行告退,紫微与老君道:“道德天尊果然识人不爽,佩服佩服!”老君笑道:“我也只是存私心,做公事而已,二位可莫要见怪啊。”

紫微连道:“不敢不敢。”

老君大摇大摆回了兜率宫,真武道:“老君所料不错,玉帝果然只是以合天为幌子,借此试探你我。”

紫微点头道:“你我都将玉帝王母想的太过简单了,若非老君来的及时,恐将铸成大错。”

真武道:“今日虽顺从玉帝,却也没有坏处,此刻佛道相争势成水火,还不知谁为鹬蚌,谁为渔翁呢!”

紫微道:“此番切莫疏忽了,但静观其变即可,论起道学功夫,你我还不到家啊。”

原来之前老君与紫微真武所言,明面上虽只为震慑他二人,但紫微真武也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来。

玉帝合天,实乃虚晃一枪的计策,如此大事,自然有人前来辩解。而合天之弊尽人皆知,两相权衡,无论真武还是紫微、勾陈,都自然会选择从释教手中夺回地上造化。这就好比过日子一般,你自家借出了家财万贯,你自己却连饭也吃不上,总不能再节衣缩食,自然要去讨债了。

但紫微心中也有算计,玉帝底牌甚多,此时他若与真武举事,委实没有把握能成。莫说八九金仙,单单三清这关他就过不去。老君若不表态支持,紫微和真武怎敢轻举妄动?今日瑶池之议,紫微真武看似顺从了玉帝,但天庭与西天争斗一起,他们却也有了可乘之机。

天庭西扩,说得直接一些,便是天上神仙显现神迹,去教唆、恐吓地上君王国主行那拆寺、焚经、毁像之事。

为何如此能生造化?须知百姓供奉佛像,日日诵经祈祷跪拜,便自然有信念之力运行其中,那一篇篇经文不知有何奥妙,一旦有人念诵,便自然有造化生出,这些造化归根结底,都聚往了西天大雷音寺。

而天庭行事也是如此,毁了佛像寺庙,重建道教观宇,再塑天庭神仙天尊。拜玉帝的,要诵那《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拜三清的,要诵那《元始天尊济度经文》《上清高圣太上道尊未业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拜王母的,要诵那《王母经》《西王母救劫经》等等。

这些经文诵起,造化自然有人认领,而无论何等修为的神仙,修炼起来都有造化损耗。或五五,或四六,那些多余的造化溢出,便散于三十六天各处,再经绝妙阵法运转,维系撑起三十六天。

紫微真武又闲谈几句,便各自回宫,稍后太白金星要四处传信,他们自然要回去布置一下下界的人手,好歹在玉帝面前表了态,总不好光说不做。

瑶池中,玉帝与王母仍在酣饮,玉帝道:“你这计策果真高明,先前连我都瞒过了。”

王母听了玉帝称赞,却无半点高兴,郑重道:“再不如此,天庭真成一盘散沙了。”

玉帝道:“这一招驱虎吞狼使得妙极,西扩若成,造化大涨,炼天之功当事半功倍。若如来耐不住性子,嘿嘿,紫微真武既已放言出去,怎么也不好袖手旁观吧。”

王母道:“此计虽成,却也稍有不妥。你与佛老结盟一事……”

玉帝哈哈一笑道:“西扩之事,只是紫微、真武及诸多天将所为,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