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七五章 无字文(第2/3页)

众人看得呆住,悟空最先明白,叫道:“恭喜师父明悟。”原来这无边涧并非法术能渡,而是拷问唐僧西去之心,只问他的“岸”在何处。唐僧既明心志,虽与地藏王所想不甚一致,但有理则通,难论对错。

唐僧经此一难,自是彰显取经之心更坚,但他内心真正所想,却难以揣摩了。

悟空还在这厢诧异,这无边涧花费自己许多功夫,却不想如此简单便过去了,看来道法之道,还真是高深莫测。

无边涧虽合拢,地上那碑仍在,众人轻轻巧巧行过去,悟空不经意转头一看,发现碑的背面竟然有字。他之前入涧时清楚记得,石碑背面乃是白板一块,一个字也没有,现在怎么又有字了?

悟空仔细看了看这四个字,脑袋嗡地一下,他奶奶的这个地藏王菩萨到底要做什么,或者他也是穿越过来的?怎么弄这四个字刻在碑上,真是吓了老子一跳。

这四个字乃是——佛,本,是,道!

《佛本是道》是后世的一本网络小说,悟空虽未读过,却也听说过。石碑后面刻得正是这四个字,佛本是道,什么意思?

佛家本来是道家?佛祖本来是道人?或者佛道不分,佛即是道,道即是佛?佛道同源?

虽只四字,却因这四字中有三个字不好解释,所以便难以猜透。“佛”,既可指代佛祖,又可说是佛门,还可说是佛法;“本”,是本源,还是本来,或者根本;“道”,是道家,是道人,或是天地至理?悟空想的头都大了,也不明其意。

他转念一想,既然唐僧说他和地藏王曾有缘得见,没准这四个字是写给唐僧看的,悟空叫道:“师父,你来看。”

唐僧回过头道:“看什么?”

悟空一指石碑,咦?这四个字怎么又不见了?

唐僧又问:“悟空,看什么?”

悟空心想,既然没了,想是地藏王菩萨不想叫唐僧看见,那便不与他说了,于是道:“无边涧没了,这石碑却还在,后人到此还要纳闷,这地面平平整整,哪里有什么深涧。”

悟空只是随意扯扯话题,唐僧却思考的极是认真,道:“悟空,人人心中都有一道涧,有的人过得去,有的人过不去。过得去的便是福分,过不去的……也是福分吧。”

悟空一时无语,唐僧经此一劫,忽地变得敏感起来,凡事都往理上靠拢,悟空道:“师父,过得去和过不去怎能一样?”

唐僧道:“有的人在此岸,要到彼岸去,他自认彼岸便是净土;而彼岸却也有无数人要到此岸来,他只认此岸却是极乐。如此说来,过得去,过不去,可不就是一样?能分辨哪个对,那个错么?”

悟空真想问问唐僧,你读过钱钟书的《围城》么?顺口答道:“本心所在处,便是对!”

唐僧反问道:“你若本来便是错,本心也错,在哪里都是错!”

悟空道:“师父,世上并无一事能教人人称善,我只固守我心,旁人说什么管他作甚?”悟空说完这话迈步前行,只留唐僧一人在原地思索。

悟慧纳闷道:“师兄,你怎不管师父了?”

悟空道:“师父尚自纠结于对错,等他想通,我等不知行出多远了。”

唐僧听了这话抬腿便走,笑道:“好悟空,我便且思且行,如何?”

悟空道:“正要如此!”

却说方丈仙岛之上,一众上八洞真仙被悟空打得落花流水,个个遍体鳞伤,来东华帝君处诉苦。

东华帝君见人人带伤回来,问道:“你们可与那猴子说清楚,教他来与我认个错,不再寻猪八戒麻烦,我便既往不咎。”

一真仙道:“自然说了,那猴子二话不说,抬手便打。”

东华帝君又问:“唐僧在一旁可曾劝阻?”

真仙道:“唐僧看也不看,只闭目念经。”这一众人吃了大亏,怎能说孙悟空的好话,一个个添油加醋,只说孙悟空污蔑贬低道门,改日要攻下十洲三岛,给佛老做东方布道之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