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六七章 欲合天(第2/3页)

灵宝道:“那便要看看玉帝有无胆魄,与西天决裂了。”

“难!”灵宝与元始异口同声道。

“玉帝此人外宽而内忌,好谋而少决,他能想出合天之举已是出乎意料,若再敢与西天反目,那我可真是看错他了。”灵宝道。

元始道:“玉帝易与,王母难缠。旁的不说,单就守着蟠桃树那个老怪物,便够紫微真武吃一壶了。”

老君道:“既是如此,倒真该与这两个知会一声,否则鹬蚌相争,岂不教外人得利。”

灵宝道:“师弟,玉帝向来以昊天上帝自居,从不提自己是六御之首,他对道教三清居于他头上始终耿耿于怀,你倒还当他是道教中人。”

老君道:“他一日是六御之一,便一日是我道教中人,目前之势,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天庭与西天决裂,一点点夺回被西天蚕食的土地来。此计虽缓,却是根本,此为上策也。”

“玉帝若能敞开心扉,与众人说出合天利害,再以低姿求援,或许众人戮力同心,能想出其他对策也未可知,此为中策。”

“最怕的仍是他独断专行,拂逆众人之意,以致貌合神离都荡然无存,到那时,怕是谁也救不了他了,这自然是最坏的结果。”

老君说完,元始道:“仔细想想,合天之举确是可解一时之危难,但一旦如此,天庭便有示弱之嫌,那些摇摆不定的恐将死心塌地投往西天去了。”

灵宝道:“玉帝岂会想不到此处,莫非……他在试探?”

“不思拉拢,只存猜忌,唉!”老君叹道,“我去寻紫微了,无论如何,不能致祖龙于险地,五类之王于那人有大用处,岂能叫他得逞?”

老君出了屋子,元始道:“此事难解,恐怕良药仍要去齐天岭上寻啊。”

灵宝仔细揣摩,心中渐有所悟,道:“师兄是说,唯有悟空能解?”

元始道:“除了他,谁能御动齐天岭众人,只是有些事却唯恐知之过早,对他不利。”

灵宝道:“齐天岭确能教东西天有所顾忌,这群人行事毫无羁绊,只凭心意,却往往收得奇效,上次如来也退让了几分。”

元始道:“待师弟回来,看看紫微那里如何反应,再做定论吧。”

※ ※ ※

西天灵山,仍是那座开满荼蘼花的小院。观音缓步上了台阶,看着满园白花,与自己白衣相映,心中凄凉之意顿生。花开不败,自己身上厄难却未消,堂堂观世音菩萨,落得如此境地,岂能不悲?

如来自屋内走出,面容安详,眼望观音,观音见了如来,拜道:“弟子有事禀告佛祖。”

如来道:“猪八戒一事,你做得甚善,只是失了九头虫,却是你之过。”

观音道:“弟子知错。”

如来道:“倒也不碍事,我之所作所为,素来无需避人,只是耽搁了阵法,却仍要你来物色人手了。”

观音道:“是。”

如来道:“今日何事?”

观音道:“哪吒来报,玉帝只嫌三十六天过于广阔,将欲合天。”

如来听此言稍有动容,问道:“哪吒何时归了我门?”

观音道:“哪吒肩负父仇,只恨玉帝不与他讨公道,他近日与木吒来往甚密,兄弟情深,一来二去,便与我也熟稔了。”

如来点点头,道:“好!既然哪吒如此说,此事应不虚。”

观音道:“玉帝已传柬至三清、紫微、勾陈、东极等天界上仙处,不知结局如何。”

如来笑道:“天庭乱象已生,我倒看看三清如何应对。”

观音道:“若无事,弟子告退。”

如来自怀中取出一物,道:“我苦思冥想,为你寻了解药,你服之便可无碍。”

观音身子一震,却不伸手接过,先跪拜在地,给如来行了个大礼,如来将一个玉瓶放在观音手上,道:“你聪慧远胜文殊、普贤,纵西天诸佛也多不如你,服了此药,好生思量,天地险恶,总要有个出路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