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六五章 孽摇凤(第2/3页)

究其根源,还是观音对如来态度的转变。如来从中使了什么手段,能教观音言听计从呢?悟空越想越是心焦,这事从九头虫处或可寻出蛛丝马迹,但乌平既来,自己哪里还能随意行走?

乌平接过担子挑在肩上,看他低眉顺眼,自是观音有了交代。唐僧得了乌平,心中欢喜,他攀鞍上马,又笃志投西而来。

※ ※ ※

齐天岭中,麒麟等人一路无阻,带着九头虫回了洞中,九头虫被麒麟使手段封住了法力神通,除了双眼仍睁着,和死人无异。那张千变万幻的面孔此刻化作九颗小小头颅,这九头似鸟非鸟,似虫非虫,惨白丑陋至极。

祝融自去安置火凤金乌,麒麟进了洞将九头虫丢在地上,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大禹道:“先前我以为他与相柳有关,如今看他背后有翅,应是鸟类无疑。”

后羿道:“看他容貌,倒让我想起一物来。”

大禹道:“我也有些面熟,只是想不起来了。”

后羿道:“可记得孽摇九凤?”

大禹忽有明悟,道:“孽摇山中那只怪鸟?我想起来了!”

麒麟笑道:“那只傻鸟我也知道。”

为何麒麟说孽摇山九凤乃是傻鸟,只因此鸟生得一身九头,若一头得了食物,其余八头皆来争食,呀呀怪叫撕咬得鲜血淋漓,终不得下咽,而九头尽伤矣。

想起这个故事,大禹和后羿也露出了笑意,大禹道:“九凤那时灵智未开,有此愚行也不奇怪。”

后羿道:“后来九凤受人点化,有了道行,便不知所终了。据说他犹记得早年耻辱,硬生生自腰间炼出了第十颗头颅,此后进食多用此头。”

大禹道:“这等奇事,我怎不知?”

后羿道:“你那时琐事太多,我却游历四洲,怎能相比?”

“由此看来,这个九头虫便是孽摇九凤?”麒麟问道。

后羿道:“你只看他腰间便知,若有第十颗头颅,必是九凤无疑!”

大禹伸手一拂,九头虫便赤裸裸现于众人之前,他身不能动,眼中早已怒火滔天,他毕竟也是太乙金仙的修为,向来居于人上,哪里受过这等屈辱?

麒麟三人一看,这怪物生得稀奇!腋下两翅紧收,羽毛七零八落没了光彩,煞是难看,背上也有一层翎羽,两只小腿上遍生硬鳞,如同鸡足无异。

须知到了太乙金仙这层,虽可变化人形,但要半点破绽不露,还需费许多功夫才成。故此大多只变个脸面身材,旁的地方也不去管他。如牛魔王虽是人形,也留一颗牛头,若揭开他衣服,定是厚厚一层牛毛。《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极善变化,却仍有一根尾巴和红屁股难以遁形。

九头虫也不例外,他脱了衣裳,这一身怪异之处显露出来,腰间可不正盘着一颗头颅!

后羿道:“果然我猜得不错!”

大禹道:“你可知九头虫被谁点化得道?”后羿道:“只是道听途说,连谁说的我都忘了,哪里会细问。”

麒麟道:“这事容易,将他叫起问问便知。”

麒麟手指一捻,现出一条五色绳索来,他知道这人至关紧要,也谨慎至极,先将九头虫捆得结结实实,然后再除了九头虫身上法术,将他唤醒。

大禹撩起地上衣服,盖在九头虫身上。九头虫无缘无故被擒,自然心有不忿,许多眼睛阴毒看向三人,一言不发。

后羿先道:“孽摇九凤,我知你被人点化灵智,自然对那人感激不尽,只怕为他舍了性命也毫无怨言。但你若不说,只是凭空多吃了些苦头而已,这道理再简单不过。”

麒麟哈哈大笑:“后羿,你这般逼供法可真笑死人。”他一巴掌拍过去,将九头虫一颗头颅按在墙上,如同踩碎一颗葡萄般轻松。

只听“咔嚓”一声轻响,九头虫纵有防备,也受不得这等剧痛,他其余八颗头疼得一颤,喝道:“莫要……我说,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