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四五章 佛道争(第2/3页)

悟空听后土如此评价,忍不住问道:“前辈可曾听过三千诸佛,无边菩萨?”

后土道:“自然知道,这说法倒也不是虚言,但你既听过这个说法,又可曾听说过无穷大道?”

悟空不明所以:“无穷大道,那是什么?”

后土道:“那便是道教中最隐秘的一股力量,无穷大道,八九金仙。这七千二百名金仙中,太乙混元各半,如今不知几人成圣了。”

悟空被这句话震撼得瞠目结舌,我的乖乖,七千二百名金仙,这数目也太过庞大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悟空问道:“这……可是真的?”

后土淡淡笑道:“八九金仙与三千诸佛是一个道理,只为摆设,却不能用。”

“不能用?为何不能用?”悟空一头雾水,紧跟着问道。

后土道:“许多事,你该自己想想。”

自己想想?悟空半点头绪都没有,又如何去想?他仔细思索后土之语,她说八九金仙与三千诸佛是一个道理,这话又是何意?难道这两股力量现在都无法抽身,既然无法抽身,他们又在做什么呢?

悟空竭力寻找天庭与西天的共同点,猛地醒悟,道:“我知道了,可是与逆转时光有关?”

后土也是微微一惊,她没想到悟空顷刻便找到了答案,含笑颔首道:“正是如此!”

悟空得到后土确认,这才知道,原来天庭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和灵山的“山中七日,地上千年”都是靠人力来维持的,怪不得需要如此庞大的人力投入其中。

如果天庭和灵山任何一方能随意一部分势力来投入到佛道之争中,自然能大占上风。由此看来,他们倾尽所能,维持着一方地界的时光加速,必定有着极为重要的原因。

悟空看了看后土,后土似乎知道悟空要问什么,道:“你不必看我,我也一直在寻找这个答案,却终不得其解。”

以后土身份,再加上大禹这层关系,自然不会言无不尽。悟空隐隐觉得,这件事很可能触及到了这片天地的关键所在,若能知晓这个答案,会有很多问题水落石出。

三清!三清定能知道个中原因,悟空恨不得现在就去问三清,但三清迟迟不与他说,显然是不想让他知道。三清,定然要控制事态向着最有利他们的方向发展,他们既不想说,恐怕问也问不出个结果。

悟空道:“也罢,既然前辈也寻不出答案,想来必定事关重大。时机不到,难寻端倪。只是前辈说了这许多,还没说出通臂神猿阻住取经行程的答案来。”

后土道:“方才说道,佛道之争的爆发,其实只缺一个由头,本来取经便是如来想要激怒道教的一招棋,就在这时,天地间又现出了第三股势力来!”

悟空笑笑道:“齐天岭。”

后土道:“我已有许多年未曾出去,所有消息都是通臂神猿以意念传我,管他什么打打杀杀,那些事我也不太在意了。”

悟空笑道:“齐天岭便是大禹前辈所在之地,另有后羿、祝融、蓐收、句芒、赤松子等人亦在其中。前辈此时……还在意不在意?”

后土先是一愣,又皱了皱眉头:“怎都牵扯了进来?”

悟空道:“自然是因为我了。”

后土道:“一想便是如此,这也算是一还一报,既算报恩,也是还债。”

悟空道:“前辈所言差矣,诸位上古大神共建齐天岭,其实乃是因为心中自秉公义,不忍见天下生灵涂炭,更对天庭西天罔顾众生的作为深恶痛绝。与什么报恩还债无关。”

后土道:“嗯,如此倒是最好了。本来取经事出,佛道此番定要见个高下,但齐天岭突兀出世,恰好在其中缓冲了一下。许多伸出的手怕要停在半空,想一想才能有所动作了。”

“但是,不识时务者自古有之,胸怀天下怜悯众生者也并非尽在齐天岭。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世上还有一人,看不惯佛道相争,便要出手结束这场取经的闹剧,他本身与西方牵扯甚多,自然不便出手。便自我这里将通臂神猿借走,想要他挑拨离间,教你与那取经的和尚彼此猜忌怨恨,这取经队伍中少了你孙大圣,还能到得了西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