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二八章 志不移(第2/3页)

乌六道:“陈长老,那出家有什么好,想你在家,享荣华,受富贵,有可穿,有可吃,儿女团圆,其乐融融——”

唐僧道:“管家错了,出家之趣,非外人能知一二。须知: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岂不胜过一时欢愉?”

乌六道:“高僧说些什么,我也不懂,只是我家小姐那神仙师父到了,他神机妙算,得知今日有陈姓官人自东面来,专为小姐主持大礼而驾云前来。”

悟空忍不住道:“什么大礼,说的什么?”

乌六一怔,随即恍然大悟,手指唐僧道:“长老,这天大喜事,你还未和徒弟们说呢!”然后便对悟空道:“这几位长老有所不知,我家小姐受过仙人卜卦,必要与东面来的陈姓男子结亲,方能白头到老。姥爷苦盼三载,日日敬香拜佛,果真,这位长老俗家姓陈,又正从东面来,如同天上掉下来的一般,岂不正是小姐佳偶?”

悟空顿悟,哈哈笑道:“师父啊师父,你是信佛还是信天?”

唐僧瞪了悟空一眼,道:“我只要拜佛求经,他事莫谈!”

悟空道:“人家都送上门来了,你怎好不谈?”

八戒道:“哪里是人家送上门,分明是咱们送上门——师父,我知晓了,你这是要入赘啊!我老猪也算半个媒人,若没有我一番胡闹,你们岂能——”

唐僧喝道:“住口!再提此事,我赶你回高老庄去!”八戒最怕这个,吓得急忙缩了回去,一言不发。

乌六道:“陈长老,后堂等着呢,教您赶紧更衣,神仙老爷可没那么多功夫,他说今日便是良辰,趁他正好在,说不得给你备了一份尘世间见都见不着的大礼。”

唐僧道:“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只是不愿,难道你们乌家还能强嫁不成?”唐僧于是转身道:“悟空,收拾行李,预备上路!”

这时,厅门忽然现出一个人,喝道:“好个不识抬举的和尚!”众人定睛看去,却是一个道人。这道人一身黛青色道袍,腮边两抹短须,生得尖嘴猴腮,哪里像什么神仙,倒似是个江湖术士。道人身后跟着乌老者和乌小妹二人,乌老者脸上仍带着喜气,乌小妹却一副哀怨模样,一双妙目只死死盯着唐僧。

悟空仔细观瞧,这道士分明是獐鼠一类的妖怪化身而成,修为至少也是天仙了,而这天仙却无多少妖气,看样似是天上的神仙。

道士进了厅来,道:“天赐良缘,你这和尚为何推三阻四,难道乌家小姐配不上你不成?”

唐僧道:“这位道长,何时听过和尚娶妻的?”

道人道:“和尚亦有还俗一说,如何不行?”

唐僧笑道:“和尚确有还俗,但也要他心甘情愿,人家不愿,怎可强求?况且天下姻缘自有月老牵线,道长有何资格断定哪个是良缘,哪个又是恶缘呢?”

听完唐僧的话,道人哈哈大笑,道:“月老见了我,也要尊称一声上仙,我说哪个是,哪个便是!直说了吧,今日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唐僧丝毫不惧,与这道人对视,吐出两个字:“不娶!”

他这厢刚一说完,那边乌小妹“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钻入乌老者怀里。乌老者宽言抚慰,对唐僧道:“陈长老,在家千般好,在外万事难,你可要三思哪!”

唐僧道:“承蒙款待,心中自有感念,然西去拜佛之心不可更改,还请老丈见谅。”

那道人冷笑一声,道:“我倒要看看,谁能出得了这个门?”

唐僧道:“悟空,菩萨点化于你,教你保我西去,今日这一难,便交由你了。”

悟空心中暗赞,今日这唐僧,可比《西游记》中那唐僧聪明了许多,见自己没了法子,便一推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