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一四章 醍醐灌(第2/3页)

悟空于是扯住老君,使个法术便到了天上,他倒没走远,为保无虞,仍看顾着地上唐僧,目光不敢稍离。

老君道:“悟空,你自投罗网要取经去,我也明了,只是这几桩事,你做的却不对了。”

悟空疑道:“哪几桩事?”他细数取经以来历程,才经了双叉岭、观音禅院、高老庄、黄风岭四处地方,双叉岭中,自己只在旁观看,并未出手,后面这几处,自问也未出什么纰漏,是什么原因能使老君屈尊下界来亲自指点呢?

老君道:“我将黑熊安在观音禅院左近,便是要叫观音收他,不想你却叫人将他引走,这不是坏了事?”

悟空不解道:“恕我直言,观音菩萨属西天管辖,正与道教为敌,为何要助她成长羽翼?”

老君道:“西天甚大,近年又野心膨胀,所谓不安分之时,便有不安分之心,你可明白?”悟空想想道:“难道观音她——”

老君点头道:“观音菩萨于西天,恰如一国之诸侯,她见如来虽口称弟子,却只一时权宜也。”悟空也并不十分惊诧,观音素有野心,他是知道的,但在他心中,菩萨地位比佛要低许多,观音纵使厉害,也万不能与如来相抗衡。

老君似是知道悟空心思,又道:“凭观音一己之力,自然难抗当今治世之尊,然西牛贺洲越大,便越难统御。而今,如来又欲东扩,螳螂捕蝉,必有黄雀在后,怀揣封疆裂土心思的,又何止一人?”

悟空似有所悟,原来西天也并非铁板一块,听老君这么说,也有许多纷争在内。

老君接着道:“我叫观音收了那熊罴,她尝到甜头,今后必定故伎重施,做大南海势力,眼下来看,观音愈强,于我道门愈是有利,你可知道?”

悟空笑道:“我一心西去,哪里知道这些?”心中却不由为老君的计策叫了声好,这一招釜底抽薪使得实在妙极,自己连手指都不必动,便叫对手分崩离析,这才是高人哪。

老君道:“你不知,我也不怪你,而高老庄中,你又犯了大错。”

悟空道:“莫非那呆子不该收?”

老君道:“明眼人一看便知,天蓬元帅乃是天庭安插的眼线,玉帝教他暗中阻挠取经,分离人心,瓦解斗志,其实只是幌子,这事恐怕连天蓬自己都不知。”

悟空忍不住问道:“既是幌子,玉帝此举又是为何?”

老君道:“玉帝自然知道,凭天蓬本领,无论武艺心智都不及你齐天大圣万一,所以取经之事必成!这也是他与佛教同盟之愿,玉帝早早安插了天蓬,其实是想在西天埋下一个眼线,这便叫做未雨绸缪、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天蓬此人重利贪欲,玉帝自然有把握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悟空道:“玉帝此举,难道如来不知?”

老君道:“他自然洞若观火,倒是就看谁的手段高明了。”悟空不由得想起,猪八戒最后被封了一个净坛使者,天下四大部洲但有佛事,便叫他先去净坛。佛教净坛与道教净坛不同,说白了便是教他去吃尽佛坛上供品。以八戒贪吃本性,恐怕一日都不得闲了,必将奔忙于四大部洲之间,为一口吃食疲于奔命,哪里还有空闲在西天探听消息?

想到这里,悟空暗暗咋舌,看来玉帝还是斗不过如来,只一个封号便将隐患排除了。

悟空问道:“那这呆子究竟该收不该收?”

老君道:“尔等皆是菩萨指定的取经人,天地间大小妖精,强于天蓬者数不胜数,观音必定收了天庭贿赂,才如此行事。但无论如何,收了他,都于取经不利。”

悟空越听越是糊涂,不禁问道:“三清莫非赞成取经?”

老君摇了摇头。

悟空又问:“那便是不赞成了?”

老君又摇摇头。

悟空道:“甚么都摇头,到底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