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零八章 善后事(第2/3页)

土地道:“此事甚易,大圣放心,小神定能做好此事!”

唐僧在一旁喜道:“浪子回头,这才是莫大功德,多谢土地上仙。”说罢要与土地施礼,土地慌得急忙躲过。

此时那两个和尚取了斋饭回来,原来禅院积蓄甚多,火势虽猛,却也有许多余粮。悟空趁唐僧吃斋时,又过去将利害与那些和尚说清道明,那和尚见悟空一句话便拘出土地公公,才知道这猴子着实了不起。那土地虽是鬼仙,对他们一众凡人来说,却也惹不起,只得甘心认命。

这一场风波定下,悟空见唐僧吃了斋饭,便牵出白龙马,招呼师父西去。唐僧却道:“老院主尸骨未寒,待我为他做个法事,再走不迟。”

悟空一时无语,敢情为人做法事是唐僧本行,见到便心里痒痒。

于是唐僧寻水净了手,又自火中余资里翻出些长香,一切斋供摆好,烧了些平安无事的纸,念了几卷消灾解厄的经,这才事毕。

土地公携众和尚将唐僧师徒送出几里路才回,悟空见春日清朗,天蓝云淡,便驱起白龙马扬足奔开,又踏上了漫漫西行路。

师徒二人风餐露宿,行了七八日荒凉路,终于见前方路旁有一处村落,唐僧道:“悟空,前方有处村落,今晚寻个善缘人家投宿,总好过在外受苦。”

悟空笑道:“师父,你常说佛者代众生受苦,怎熬不住了。”

唐僧道:“为师自然不惧受苦,只是要常有些人间烟火气,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才是正宗佛门弟子所为。”

悟空撇撇嘴道:“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依师父看,哪个更重?”

唐僧道:“你倒有些慧根,岂不闻‘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世’,你说是有缘好,还是无缘好?”

悟空笑道:“我岂止有慧根,还长着呢!有缘无缘,都是着相,世事无常,但以有常之心,顺无常而为之,才是根本。”

唐僧眼睛一亮,跳下马来与悟空并肩而行,道:“好徒儿,再说几句与为师听!”

悟空哈哈一笑,道:“说来说去,不过是无为有为,无我有我,总之四大皆空,我名为悟空,还说什么?”

唐僧驳道:“非也非也,一切皆空,一切有色,诸行圆满,才能成佛。你以空对空,却是错了。空并非一切皆空,乃是空性也。”

悟空道:“仍是糊涂。”

唐僧又道:“凡事皆有二性,凡人所见为一面,佛之所见又为一面。我昨夜一梦,万象于观音禅院经阁中起舞,这是何故?”

悟空道:“那屋子怎盛得下?”

唐僧道:“你说盛不下,却也未必,空性到了极致,便是满了。龙湖菩萨曾言‘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我看悟空,此刻便自生恼了,呵呵。”

悟空听了唐僧说出这四句偈子,脑袋里嗡地一下,这四句话怎的如此熟悉,是前生还是今世,在哪里听过?

唐僧总说自己有慧根,自己也不知为何随口便能道出佛家经义,难道自己真的天生便有佛性?

呸呸,自己胡思乱想什么,定是和唐僧在一起日久,受了他耳濡目染,什么佛,什么慧根,与老孙半点干系没有!

不知不觉到了村口,悟空放眼一望,这村中茅屋重重,溪桥曲水,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此时正是夕照沉西,晚烟袅袅,不时自空中飘来饭香。

悟空道:“果然是一村好人家,定能寻着借宿之地。”

牵马入村,也不见几多行人,悟空道:“师父莫急,便投宿也要寻个富家,地方宽敞,又不惜粮食,白龙马也得草料吃。”

唐僧点头道:“悟空说得有理。”

二人走了片刻,便看见一座大庄园,方圆也有几十丈,此时这户人家两扇漆红大门紧紧闭着,悟空上前叩响门环。不一时出来一个穿青衣戴小帽的家丁来,见悟空模样却吓了一跳,哆哆嗦嗦问道:“你……你这猴子叩门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