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零五章 驱虎计(第4/4页)

广智附和道:“那猴子不似善类,还是稳妥起见,稳妥起见。”

悟空听得清楚,原来广智做这事不止一次,老院主许多积蓄,怕是少有正道上来的。观音禅院看似冠冕堂皇,却没料到竟是个谋财害命的好去处。老院主活了二百七十年,这类恶事也不知做了多少遭,佛门子弟竟贪心狠辣至此,真是世上少见。

而广智对院主恭敬有加,果然是别有所图。这老院主手里藏着延寿仙丹,自然让凡人垂涎。虽然不知他的仙丹从何处弄来,但想想他与黑熊精一众交好,旁人赠他几粒也是常情,怪不得他不修任何功法,竟能活二百七十岁,想到这里自然便一切有了答案。

广智果然要使火烧了那旧经阁,致自己二人于死地,为了一根九环锡杖,使出如此绝后的手段……想到这里,悟空心中忽然一片雪亮,猜中了几分观音的用意。

观音叫禅院院主留下唐僧二人,这话说的含糊其辞,其实半点破绽也看不出来。老院主若是实诚人,自然好生款待然后恭送唐僧西去;但凭观音本领,应知这老院主为人本性,一句留下却叫人曲解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便唐僧那九环锡杖未露在外,依着老院主贪婪的性子,恐怕也不会教过路人轻易离开。何况那观音还加了一句“大唐法师身上有许多重要物事”,又怎能不叫人浮想联翩?

广智这群和尚一旦动手,结果如何,即便傻子都能猜出一二。在齐天大圣面前,他们又怎能讨了好去,惹恼了敢大闹天庭的悟空,这座禅院怕是要毁了。

观音这么做,便是要借悟空之手,除去这间禅院,而这个计策,并非是借刀杀人,乃是驱狼吞虎。狼者,禅院众僧也,虎者,齐天大圣也。群狼虽凶恶,又怎敌得过百兽之王,这结局已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而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悟空分析了半天,仍有两处不明:第一,这禅院院主擅自杀生,居然不怕观音降罪?他活了偌大年纪,观音竟然放纵了他这么多年,这哪里是佛门教义,分明是强盗行径;第二,为何观音要在此时除了这件禅院,难道这便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吗?

或许是时辰到了,或许唐僧取经太过招摇,所行之处都有许多神仙大能虎视眈眈。观音是怕自己观音禅院藏污纳垢,坏了自己名声吗?

凡事皆有知有不知,悟空听了广智与院主对话,猜出了大概轮廓,心中已十分知足了。但见广智已与院主告辞,这便出门要火烧经阁,悟空也纵身出去,布置对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