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不可说 第三章 道可道(第2/3页)

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

在这如同幻象般的水帘洞中,身后是哗哗瀑布流水,面前是梦幻般的仙家洞府,耳边传来琅琅的清音,听得是无比自由奔放的《逍遥游》……石猴一颗心仿佛要飞了起来。他前世读这《逍遥游》也不下百遍,却从未有过如此感觉。

三十三篇《逍遥游》读完,石猴恰好走过了三丈长的铁板桥。站在桥头,石猴还在回味《逍遥游》的余韵,久久不动。

那声音也半晌不语,许久才叹了一口气道:“一卷《逍遥游》,生出九千造化,汝之天资不可限量,福兮祸兮?且自珍重吧。”

石猴神思飞扬,正在驰骋九天,被这声音一下子唤了回来,立刻发问道:“你是谁?”

千丈方圆的水帘洞,空荡荡的,哪里有人?

石猴洞内走去,正如心中所料一样,一面石碑立在洞中,上书十个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洞内桌椅碗盆皆为石质,生活用具一应俱全。

这时,石猴想起一事。自己进洞不知多久,外面的猴群不知走了没有?

他旋即走出洞去,一跃而出,现身在断崖之上。

众猴仍在,见石猴自流水中一跃而出,心中都是大惊。

石猴想了想,此处还是按照剧本演吧,于是高喝一声:“大造化!大造化!”果然,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

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桥,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欢天喜地,叫道:“还是你先进去,你先进去!”

石猴重又跃入水帘洞中,几只胆大的猴子便跟了进来,不过半个时辰,千余只猴子已尽入洞中,仍不觉丝毫拥挤。

这些猴子见洞内无数好玩的物事,争来夺去,闹成一团。

石猴跃至当中的石椅上坐定,高叫一声:“且都停下!”群猴这厢都停了手,鸦雀无声。

“尔等可还记得,当初已说定,哪个若寻到溪流的源头,便拜他为王,我如今寻得此处,非但找到源头,且为大家寻了这样一个洞天福地,教我族类从此不再受风雨之苦,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一听,皆拜倒在地,俯首帖耳,就连那四只老猴亦不例外。

适才在那断崖之上,众猴都眼见石猴脚下一滑,便坠了下去,但竟有如神助般凭空飞起,消失在瀑布之中。想起石猴所说的“我便是来做这花果山之王的”,再加上石猴从仙石中所生,便都对石猴有了些许敬畏。

石猴见众猴归顺,心里了却了一件大事。他将群猴分成四队,分别由四只老猴管辖,教他们采果汲水、摘花扯藤,将水帘洞内布置的花团锦簇,五彩缤纷。

安置好了群猴,石猴自己寻得一间石室,关上房门,开始思索这水帘洞的奥秘。

水帘洞内有碑文有家当,显然不是天生之物。石猴适才指挥小猴清理洞府时,发现石灶内居然有未灭的火灰!灵智未开的猴子尚可理解为天造地设,但石猴在前世乃是读透西游的人,他自然会想的更深一步。

水帘洞不仅不是一个天然的洞府,而且还是有人住过的,这洞府便在石猴跳入的前一刻人去洞空,显然,这是送给石猴的一份大礼。水帘洞洞主与给自己传道之人极有可能便是一人,这人究竟是谁?这个洞府是专门为我而开启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