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没谁是圣人(第2/3页)

公孙不器见英王说得符合认知,于是就又提醒他,揶教伏尔加大区的主教说了,不会入寇中土,就算伊万和柔然和解了,有军队南下,没了揶教的支援,也不过是一帮土鸡瓦狗。

他特意强调一点,这是穆桐大主教当着北极宫三宫主,许下的承诺——有真君的背书。

但是英王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伊万人惯于出尔反尔,就算是大主教的承诺,也未必就可靠,他既然坐镇东北,就要对朝廷负责,对东北的父老乡亲负责。

这话就有点抬杠了,公孙不器觉得英王的态度不太正常,放出真君的感知感受一下,才发现不少的屯田兵正在兴高采烈地种地,纷纷说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

英王的士兵在种地!公孙不器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将消息告诉了九公主,九公主怒了,找到她的父王,问这是怎么回事。

英王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我的士兵总要吃饭,今年既有内乱,南方的产粮区又有大灾,我们不种地,饿着肚皮保卫国土吗?

赵欣欣愤怒地问她老爸:今年的收成如何?

收成很差!英王毫不犹豫地回答,朝廷不给拨粮的话,我的士兵吃不饱的。

赵欣欣气得笑了,我怎么听说,今年的收成很不错呢?

那是你听错了!英王非常肯定地告诉她。

不过,他终究不想跟自己的女儿太生分,所以补充一句:我说收成不好,那就是收成不好,就算收成很好,也还是要以我的意思为主。

你怎么能这样呢?赵欣欣有点接受不了,中土多少黎庶食不果腹,你怎么还跟他们争粮?

英王淡淡地看着她,好半天才叹口气,问她一句:中土的黎庶食不果腹……是我导致的吗?

赵欣欣当然不能这么认为,事实上,英王一直很注重劝农,又没有参与造反,中土的粮荒,确实跟英王无关。

大名府英王的封地,黎庶们不差吃喝,这是中土数得着的几个地方之一。

英王很干脆地表示,我的士兵种出来的粮食,只有他们有资格吃,别人休想惦记。

他也同情那些饿死的黎庶,但是这跟他毫无关系,而且中土的黎庶那么多,他的士兵就算长了三头六臂,也种不出那么多粮食,能让大家都吃上饭。

赵欣欣闻言,嘿然不语,好半天才出声问一句:你是不是也等着襄王打破顺天府?

英王的神色有点怪异,他叹口气反问,我坐镇东北,能保证抵御了外敌,不给中土添乱,这还不够吗?我并不负责拱卫京师,那是离帅的职责。

赵欣欣心里,算是彻底明白了,她这个父王在此刻,也生出了别的心思。

素有贤名,并不代表就是圣人,而且他说得也没错,在这样的乱世里,做好本职工作还不够吗?

赵欣欣心里这个郁闷,也就别提了,最后她问一句:你控制粮食丰产的消息,是不是想借此跟襄王一争天下?

英王淡淡地回答,我首先得考虑,朝廷的粮食供应断了之后,士兵们该如何生存,这个时候,谁想让我交出去粮食,那都是休想,我的人种的粮食,我就有义务帮他们保护好。

至于说中土黎庶的生存?对不起,我顾不了那么多,坐在金銮殿当中位子的,并不是我。

他倒没有说争不争天下,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年轻天子赌赢了就算了,赌输的话,别人争得,他为什么争不得?

赵欣欣的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良久才叹口气:父王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英王淡淡地反问,若是你在生日宴会上遇袭,自己家人也被人施术陷害,以及经历数不清的屈辱,你会怎么想?

“我都要回封地了,走到半路上被人儿戏一般地召回,不得不栖身于玄天观,这段经历,是你亲眼目睹的,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有点贤名,不该是赵家所有子孙的追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