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须承其重(第2/3页)

反正,她认为自己是不可能轻易地做到这一步,“同样是入世,师兄您这做事手段,可是比我高明太多了。”

高建德憨憨一笑,“师兄好歹多吃了几十年的灵谷,真的算不上成熟,差强人意罢了,你到了师兄这个年纪,一定比师兄强。”

然后他又看向李永生,“你们此去乌桓,是要见英王吧?回来的时候,基本上就有效果了,到时候咱们再见面商量。”

李永生笑着一抬手,施了一礼,“不管怎么说,建德准证的作为,造福了中土无数黎庶,李某人在此谢过了。”

高建德笑着还礼,“不客气,李真人这话见外了,中土黎庶,原本就是四大宫根基……”

目送这一行人离开,他在路边站了好一阵,才摸出一个传音海螺来,沉声发话,“李真人非常关心中土黎庶,这个……他的热情,超过咱们的想像,请如实上报三宫主……”

李永生一行人有张木子等北极宫中人的陪伴,行进速度极快,到了后来,因为地面积雪比较厚,他们索性直接拿出了飞舟飞行。

北极宫在东北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当然,这也是因为东北没有受到南方战乱的影响——若是在两年前,玄女宫在三湘大地上,基本上也是这么行事的。

他们用了三天的时间,不紧不慢地到了英王驻地。

英王扎营在乌桓中部,距离边境线大约有六百里。

六百里,这距离看起来有点远了,坤帅北上巡边,距离柔然最近的时候,只有百余里,扎营也不过是在距离边境两百余里左右。

不过这么想的人,还真是不对,坤帅那叫巡边,而英王这是镇边。

巡视一下就走,和坐镇那里指挥,能是一样的概念吗?

没错,这距离边境六百里的地方,就是英王的指挥中心了,前面起码布置了三条重要防线,还有重兵把守,以前李清明坐镇东北,也是在这个大营。

军营是在两山之间建立的,山头也有各种明暗建筑,中间的空地,差不多有三百里方圆。

此处驻扎着一万的精兵,还有警卫士兵两千多人,辅兵三千多人,再加上一些文职人员以及随军家属,总人数接近两万人,关卡极多,戒备森严。

外人进入此处,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李永生他们在距离两山还有二十里处,就被关卡拦住了。

总算还好,他随行的大牌人物实在太多了,有天机殿的人,有北极宫的人,还有玄女宫的人……而且,公孙家的名头,在东北也极为好用。

李永生再拿出自己教化房的身份,卫兵也不敢冒犯,只能硬着头皮表示,“求见王爷,真的必须得有王爷手令,否则我放你们进去,是要掉脑袋的。”

李永生也不为难他,“你请示一下上官好了,我们自南方来,哪里拿得上王爷手令?”

见他肯讲道理,卫兵终于松一口气,“那几位静待片刻……对了,你们若是王爷素识,可以去王府走一趟,看能不能寻两个相熟的人来证明。”

合着英王来了东北之后,有人建议,应该再起一座王府,堂堂的亲王,一直住在军营里,有失皇家的体面。

事实上,军营是个比较讲规矩的地方,这个大营里面,虽然有随军家属,但那是解决军官们两地分居的问题——而且大多数是文职军官。

英王坐镇此处,当然也不好坏了规矩,可是堂堂的王爷,身边没点侍奉的人,也太不方便了——他来镇边,那真不是只待一两年,英王在军中苦闷了,也需要有个地方放松心情。

所以在距离军营不远处,盖一个王府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这王府肯定不会达到大名府的规模,其实就是个别院。

不过他们赶到三十里外的别院之后,才发现还没有盖好,只修建了一半。

整个王府占地,也有十里方圆,现在修建了差不多一半,有少量房屋能住人了,其他修到一半的建筑以及空地,都被皑皑大雪覆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