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希望(第2/3页)

这名女子带着一种很独特的神气,甚至有种就像家人问话一样,轻声接着问道:“你准备离开去哪里,回阳山郡?还是去楚地?”

这名中年男子没有隐瞒自己内心的想法,道:“回阳山郡。”

这名女子道:“有放不下的人?”

这名中年男子微微犹豫了一下,道:“有一名相好的女子,离开时说等我回去。我便回去看看她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回楚地。”

“这是一支很庞大的队伍。”

这名女子的语气变得更加奇怪了些,道:“哪怕押送这七万余人的秦军数量再多一倍,沿途这么多天,也不可能严加看管每一个人。平时宿营、行进一些山林地带、一些混乱的时候,以你的修为,要找时机离开太过简单。事实上也有不少修行者在一开始就找机会离开了。但是先前你不离开,为什么现在却要离开?”

中年男子沉默了许久,才轻声地说道:“因为没有用了。”

女子看着他,“什么叫做没有用了。”

中年男子抬头看了一眼四周,看着许多绝望的面孔,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接着轻声道:“先前有秦军的约束,我们这些人才被一直聚拢在一起,只知道往前走,没有多余的想法,哪怕有些人坚持不住死,也是死在往前的途中,剩余的人还是被迫前行,但现在秦军撤离,少了约束,这些人却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七万人会各自走散,四分五裂。七万人不是小数目,若是这七万人始终在一起,我大楚哪怕想救援恐怕都会好救一些。但这些人一走散,不只是救援的问题,关键在于……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哪怕是我做将领,我会忍不住为了七万人的生死去一拼,但这里流落几千人,哪里流落几千人,我怎么去拼?就算是在楚都那些正直的大臣看起来也是一样,这是一个量数的问题。七万人的生死是大事,但是一些零散的几千人的生死,却是无法赌上一些大军的胜败。”

女子听着他的这些话,面上的神色却是没有多少改变,反而有些不耐的摇了摇头,道:“简答的事情何必说得这么复杂,简单而言,这七万人要是走散了,给人的感觉就不再是七万人,就是这里一块几千人,那里一块一万人的难民,分散之后量数显得不大,你便怀疑我楚军根本不会再拼尽全力来救,而这样的结果便是这些已经接近极限的人无论往哪一个方面走都得不到接应,大多都是要死在途中。”

“长远来看,若是我朝军队不救,这些人因此而死,秦人便会在这些人的死上面做文章,即便是他们无耻的手段,最终也会牵扯到我朝一些道义和人性的层面。”中年男子说完这些,又沉默了片刻,然后慢慢地说道,“但是这以后的事情和现在无关。我先前不离开他们,是我觉得有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帮扶,我现在离开,是因为我难以承受,我不想慢慢看着这些人死去的惨状,这只是我心境上的问题。”

“别人离开或许不算什么,但是你一离开,这七万人散得更快。因为你是姬白杏,你在阳山郡耳城本来就是很有贤名的书坊先生,这里面很多人都认识你,最为关键的是,你在这支队伍行进的这些天里,你用你的真元救治了不少濒死的人,尤其有不少幼童。所以你自己可能没有注意到,但事实上,你的举动能够影响这里的绝大多数人。”

女子没有和他辩驳,只是用一种不容置疑,甚至带着一些倨傲的语气命令道:“你的见识不凡,你应该懂得,人自古至今都是群居,哪怕同样身陷困境之中,人多聚在一起,总会有些办法,哪怕只是熬着,也能熬得久一点。所以现在你要做的,便是让这七万余人不要散掉。”

中年男子心中充满无奈和感伤的情绪。

他无力说话,若是他能够做到,还需要这女子来告诉他这个道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