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有疑不决直须争(第3/4页)

“其中心经九境八、九之境始终未得,这里既有我自身修为不达原因,也有佛教至理不明之处。或许此二境便可解决佛门中人修习守禁,此为最终理想状态,尚在寻研当中!”

诠济法师赞同道:“两者间的确有不能相融之处!但万源归一,达到某一种境界,也许此等相异,会有所兼容!正如道教所寻星相、命运,乃天体运行与所处位置关系,彼此间有其一定轨道,而产生气候季节变化、地理位置配置与人物居住环境。”

“若配合出生时日年分,予以相加、相乘与相除,便成生辰八字命理原则。可是从佛家立场说,人之祸福吉凶,是由于过去世善恶业,因而感得今生果报,这是先天而成。”

“如果加上后天努力或懈怠,就会改变或影响这生命运,这是后天因素加上先天条件,而构成所谓命运好坏。因为过去世所造不同业因,所以感受到今生不同环境。”

“所谓环境,包括父母遗传,文化与文明背景,养育与教育,乃至兄弟等亲戚、师长、同事者,都会影响一生命运。如果前生业因虽坏,感得今生环境也坏,那也未必是决定之坏;只要注意内心修养,身体健康,知识增长与智慧开发,就会改变原有命运。”

“所以,命理不能转,相理随时变、随心变,因此相无定相,命无定命。从佛教立场讲来,风水、地理虽然有其道理,但也未必是决定道理,但古来佛门祖师也需在高地峻岭,深山大泽,辟草莽,建丛林,安众养道,成为后来之名山。”

“既是名山,必占好风水、地理,历千年而不坠,经万世而不败,但佛教未有风水、地理专业知识,因何往往还能够改变地理,不假以人工而有自然变化现象?”

“因而,根据环境与方位所得到自然反应,觉得非常舒畅,便是两教间所共同认知。知其原理,进而认为此理与彼理,这便是理理相通所在。在我看来,三界真阳心经关键所在,在于体内真阳之火凝结,至于何种运转方式,可根据自身所修,各有行加便是了!”

乐圣仙师听闻至此,才有一抹笑意显现,继而笑道:“法师却是有所不知,我这徒儿便有单独凝结真阳之火手段,可进而修得真阳之体。真阳之体又为真阳气息源源不断供给存在,法师就此凝结出来,自可根据佛门法义,来运转体内真阳气息!”

他自身具有真阳之体,自然可感知诠济法师体内,有无此等气息存在与否。

显然诠济法师也曾经听闻咎宜人言及此类相关,他对于凝结真阳之火自然也是向往,只是不好向刘君怀张口才是。

刘君怀取出一只玉瓶,其内有一滴神龙精血,相比普通神兽精血,更是珍贵许多。

他之前所赠出普通神兽血脉,乃是得自仙界那只阴风星热貘,此物虽恶毒蛮戾气息遍布满身,其体内神兽精血却是精纯无比,但不如神龙一族神兽血脉品级。

神兽血脉本就属于纯阳体质,三界真阳心经在服用者体内流转,真阳之火即可应时而生得。

但未有心经修得,一样可有生得,但神兽血脉纯阳体质,如何转变为适宜人族真阳之体,则需要另行寻出功法来修成。

经由咎宜人在侧低声解读,诠济法师这才抬起头,向刘君怀点头表示感激,口中却是未有言语绘述,眼神中诚挚神色,刘君怀却能真实感应出来。

修为达到诠济法师此时境界,已触碰到远离世乐,求出世法境界,对于虚情礼仪看得淡漠,旁人也是理解。

刘君怀道:“有疑不决直须争,相异教派固有理念不同,实际上心魂归属,是否契合佛心抑或相符道义根本,本身并不为关键,要甚体现在如何心魂尽得圣义,其过程两教相争现象,实则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