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曲 第三集 丙 牛犊初生 第二章 下山(第4/5页)

他曾经读过徐客的《天陆地理志》,晓得翠霞山位于中州西南面,与辽州当中,隔着个燕州。

难不成这里是燕州的什么山脉所在?却不晓得是“白石山”还是“燕山”?

据说,燕山剑派也是天陆七大门派之一,雄踞北方,与辽州的冰宫诸派水火不容,干戈数百年。

随着高度下降,阿牛望见在一处山坳里,升起袅袅炊烟,连忙伸手指的叫道:“丁小哥快看,那儿好像有一个小镇!”

丁原道:“我们就去那里打探一下吧。”

两人在镇外收剑落下云头,却被几个镇民瞧见,皆以为是天上有神物降落。

众人见有彩光经掠,自是祥瑞之兆,无不奔相走告,赶到镇东的土地庙里烧香祷告,数日间,原本冷清的土地庙,香火顿时兴旺了许多。

就连已得六位千金的知县老爷,也都亲来献上香火钱,以求官运亨通,来年抱个大胖小子。

入得镇子,向一个坐在自家门前晒太阳的老头问了才知,此镇名叫瓦窑,属汉州东边的衡城府怀水县,往西再有六百多里,就是云林禅寺。

那里可是天陆著名的佛门胜地,每年都有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不远千里从京城赶来朝拜,可比瓦窑镇的土地庙气派大多了。

不过,让阿牛和丁原感兴趣的是,那云林禅寺也是天陆七大剑派之一,虽说那些和尚多半用禅杖棍棒,把他们列在“剑派”里多少有点牵强,可千年以往都这么个叫法,也就没人多问了。

云林禅寺与翠霞派一东一西,虽同是七派翘楚,不过行事风格上,却大不相同。

由于当朝天子诚心信佛,又将佛教列为国教之尊,云林禅寺更是御封的三大国寺之一,民间的声威排场,可比翠霞派响亮许多。

因此,云林禅寺的弟子遍布天下,隶下庙宇成千上百,广布佛法于九州。

禅寺的方丈一心上人,更被百姓许为万家生佛,这也是淡一真人不能相比的。

这固然和佛兴道微有关,却和翠霞派向来低调作风密不可分。不过两家在仙法修为上,却是各有胜场,难分轩轾。

丁原知道自己和阿牛御剑朝北的大方向没错,可由于半空里,涛生云灭不辨南北,二人无意中偏离了正轨,竟往西北去了。还好半路下来问一问,不然到了天黑,只怕是要跑到天陆最西北的凉州了。

阿牛有丁原在身旁,也不担心这个,反正丁原比自己聪明多了,有问题他自能解决。

丁原看了看两旁街肆,问道:“阿牛,你有没带银两?”

阿牛道:“带了,师父以前交代过我,说山下买东西吃饭都要花钱,所以下山要先备着银子。”

丁原心想,总算老道士教了阿牛一点有用的东西,让他知道山下要用银子。

抬头瞧见远处有一酒旗高高挂起,上书“闻香知味”四字。那酒馆尽管不大,看起来也算干净,从里往外飘着一股酒菜浓香。

丁原道:“走,我们先到那家馆子里,要些饭菜填了肚子再说。”

阿牛道:“丁小哥,我带了干粮和水,我们不如找个地方,一边歇脚一边吃些干粮吧。听师父说,山下的酒馆茶楼价钱都好贵,最好不要进去。”

丁原气道:“如今师父不在,你就听我的,我们既然带了银两,为什么不到酒馆里好好吃上一顿?要是像你这么说,还带钱出来做什么?”

阿牛想想也是,于是从背后放下大黑,跟着丁原朝那酒馆走去。

岂料跑得最快的,竟是大黑,它的狗鼻子闻着肉味,比什么都兴奋,嗷嗷两声,就蹿进了铺子。

此时,酒馆里已过了中午生意,店里甚是冷清,加上丁原、阿牛两人,也不过零零散散坐了五六个客人。

丁原和阿牛挑了角落里一张僻静的桌子坐下,店小二堆着笑脸送上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