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全是胡扯?(第3/5页)

唐小峰想,这两人便已是姐妹相称了么?

唐小山道:“诗句用典本是常事,却从无一首用典用得如此之好,可见远越公子平日必定是饱读诗书,需要用时,才能这般不假思索,手到擒来。”

淑媛帝姬道:“说起来,昨晚远越公子作诗时,确实是第一个交卷的。”

唐小山道:“皆因远越公子早已将所有典故烂熟于胸,又能看透这些典故背后所深藏的意蕴,这才能一挥而就。世上虽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一说法,但远越公子此作,却绝非靠着一时间的思路敏捷便可作出,实是集多年苦读之功,一朝而成,想必远越公子平日里必是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聚萤积雪、牛角挂书,集无数日的昼耕夜诵、勤学苦读,才能有此成就。”

姐姐,你是在夸我吗?

我怎么觉得你是在笑我?

唐小峰虽听出姐姐这什么“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聚萤积雪、牛角挂书”全是在笑他,淑媛帝姬却哪有他们姐弟间的这般默契?

听唐小山这般一说,淑媛帝姬越想越有道理,确实,这世上有些佳句,能够靠着一时间的才思敏捷得来,但这首《锦瑟无端五十弦》,却只能是平日用功苦读,厚积薄发,才能作出,不由对这位“远越公子”更加佩服。

虽然游远越的才学以前并不如何出名,但经过他昨晚的表现,此时便连月丘池、姜吁等人也不敢质疑,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唐小峰昨晚所作的那篇策问,毕竟诗词还有抄袭的可能,但像昨晚那样,神皇当场出题,又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作出策辩,那真是想抄也没得抄。

在那种情况下,“游远越”所作的策辩能够与唐小山并列最佳,直接便打消了所有人对他的疑虑,若没有平日里的刻苦用功,又怎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篇那般出色的策辩?

当然,谁也不会想到,这全是仗了“游远越”有一个了不起的好姐姐的功劳,说起来这个姐姐还真是能干,一炷香的功夫,别人作出一篇已是艰难,她竟然能够作出两篇,而且两篇全都是超出场上其他所有人的上佳之作。

这一个下午,三人便在那里谈诗论文,唐小峰口才本就不错,又有姐姐在边上替他吹捧,两个人在那吹来吹去,将他们的淑媛堂姐弄得晕头转向。

其实唐小峰毕竟是出自书香门第,小时候又被姐姐抓着读了许多书,功底还是有的,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这点功底真正来说,还是不够瞧的,但是边上有姐姐悄悄加以引导,纵有说错,姐姐也先是质疑一番,然后“若有所思”,紧接着“恍然大悟”,再举一反三,将他那明明谬误千里的观点作出各种奇妙解释,反更显出“远越公子”之高深莫测。

淑媛帝姬对唐小山的学问本已极是敬服,现在见连她都对远越公子又夸又赞,不由也分外的敬佩起来,唯一可惜的是唐小峰无法告诉她自己不是什么“远越公子”,而是她聪明能干又可爱的好堂弟,现在之所以这般殷勤,乃是奉了仙妃娘娘旨意想要泡她。

三人在这聊天说话,过了一会儿,却有人轻轻踏来。

来得乃是月丘池,月丘池既已兼任太子太保一职,出现在这里自也不足为奇。

淑媛帝姬与月丘池虽有君臣之分,算起血缘来,其实却是表兄妹,平日里关系自然不错。月丘池对唐小山的追求,自是谁都看得出来,淑媛帝姬有心为他们制造机会,便找了个借口,让唐小山替她取一样东西,唐小山亦想让弟弟与淑媛独处一会儿,于是便答应下来。

月丘池自告奋勇,作了护花使者。

唐小峰看到他们一同离开,却是颇有些不爽。

姐姐一走,就剩了他们两人,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