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3页)

那时候只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和茫然,此刻却清晰地回忆起被那小子气息包围的感觉。

谢夺不带香囊,身上并没有任何气味,但很奇怪,韩皎就是感觉自己被某种气息包围了,即使此刻早已与他分离几个时辰,韩皎还是能感觉得到。

辗转反侧,恨不得一棍子把自己敲晕,深夜才似梦似醒地迷瞪过去。

*

八百里加急的捷报在大年初八传入京城。

燕王率二十二万大军抵达罗州之后,只侦查了两日,就发起了进攻。

如陈将军所言,五日不到就攻破了罗州第一道防线,并开始了四面八方深入的侦查。

这个好消息当然让皇上感到出了口恶气,早上的小朝会气氛都跟之前不一样了,大臣们也都松了口气。

韩皎却愈发紧张起来。

因为接下来的两战才是重头戏。

韩皎其实并不希望燕王按照大boss的策略硬打下那两座要塞,因为大boss说,实际地形加上防御工事,硬打下来,死伤恐怕会达到三到五万。

最好的结果就是皇上消了气,看第二仗难度太大就暂时收手,耐心做长远计划。

可韩皎还没等到罗州第二份奏报,却等来了西北边防将领的加急秘报。

这日小朝会上,皇上命人当着百官,宣读了辽东总督急报:“年初三鞑靼趁夜偷袭固原边关,固原失守,鞑靼骑兵两万余众向东进犯,臣第二日方得知军情,已调集勤王之师奔赴京城,然西北守军三成被调往罗州,已然守备空虚,请令东南各镇驻兵紧急驰援京师。”

边防失守的噩耗宣读完毕,徐阁老手握笏板低头不语,似乎全无愧疚之色,仿佛西北骑兵不是经他调动一般。

不少燕王党官员却没他这样稳重,几乎快要瘫软在地。

然而,沉默许久的皇帝虽然脸色阴沉,却并没有追究徐阁老的调动责任,只是命人紧接着宣读了圣谕,任命一名留京老将统领勤王之师,准备集结军队前往瀚州增守。

徐阁老没有受到任何指责,因为李阁老阻拦调西北骑兵的谏言是皇帝亲口否决的,皇帝不会因为这件事追究徐阁老责任,这么做就是打皇帝自己的脸。

京城一夜间陷入从未有过的慌乱之中,也不知怎的,百姓似乎知道了一些秘情,京畿附近的百姓扛着大包小包,疯狂涌入京城避难。

短短两日内,周边集结入京的军队达到三万,加上三大营留守京中的军队共计七万余人,这些军队留守京师,前往增守瀚州的军队还在路上。

韩皎长这么大从来没体会过外敌入侵直逼老家的恐惧,简直像做梦一样,一种求生的本能,让他恨不得成天贴在大boss身边。

皇子们也都吓傻了,谢安一整日都呆呼呼地坐在上书房里,一个彩虹屁都没有吹。

谢靖抓耳挠腮地在反复翻看兵书。

只有大boss淡定如常。

战神觉得没事,韩皎就觉得心安,于是沉着冷静地问谢夺:“殿下,那两万鞑靼骑兵为什么要孤军深入我境?就算边防骑兵精锐被调去了罗州,京畿附近的驻兵加上城内官兵还有七万人马,等到勤王军队赶到,定能将这群鞑靼全部歼灭。”

谢夺深吸一口气,淡淡道:“那就得看是鞑靼攻破瀚州快,还是各镇军队勤王快了。”

韩皎警惕道:“您的意思是,鞑靼可能在勤王之师集结前攻破瀚州?”

谢夺没回答这个问题,转头看他:“这时候,往京城里躲其实更危险,京城就是那两万鞑靼骑兵突袭的目的地,你若是害怕,就带家人立即出城,往南走水陆避难。”

韩皎脑子里轰的一声响,瞠目结舌地看着大boss:“您不能开这种玩笑。”

“九哥你说什么呢!”谢安听见这话了,又气又怕,转身捶了一下谢夺肩膀:“你再吓唬我,我告诉父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