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日中为市(第3/4页)

女娃接过道:“你才多大,就说我是女孩儿?”

童子嘻嘻笑道:“这是一种像笙、簧一样的乐器,叫琴,弹起来很好听!师父说,这琴原本是他的女儿宓所爱之物,他一直珍留在身边的。”

姜炎心中难过道:“这一次见不到外公了?已有数年未见他老人家了!他不知道怎么样了?他怎么总是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呢?……”

到了岸边,童子应龙携木筏走了。

这岸边离太昊最近,姜炎等便向太昊部落母亲女登所住的行宫走去。

女登一直与女娲娘娘居住在统天殿中。姜炎东迁之时,曾请女娲和女登一起东迁,可女娲娘娘不允,她说对太昊熟悉,太昊是她与伏羲开创的,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女登则愿意长期陪伴在母亲身边。神农也就只得做罢了。现在舅父少俞夫妇、还有伯高一直陪着他们。今日归来,姜炎对女娲说:“我此次出来日久,只留下听訞与榆罔、共工二子在穷桑,想来这两个孩子也不小了啊!”

女娲道:“在太昊呆几日,你便回穷桑吧,想必她们母子三人也正盼望你呢。下次你要把他们领到这里来。”

姜炎道:“炎儿听外婆和母亲之命便是。但我得先把太昊、火族之疫病治完再回去。”

太昊首领刑天正为族人疫疾苦恼无法,见神农帝姜炎来了,极是喜悦。刑天道:“神农帝来了,真是太好了。以前,这太昊也没有一户人、一村庄人相继病倒的现象。现在不知为何如此?神农帝可找到了治病之法?”

姜炎道:“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为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而疫疾,多为伤寒啊!是因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中而既病,名曰伤寒。不即刻为病之人,其寒毒已深藏于肌骨之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热极,重于温病啊!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病、热病,皆由冬时不甚触冒寒冷所致,并非时行之气。凡时行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而反太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年之中,病无长少,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伤寒之病,逐日深浅以施方治。”

神农言毕,让刑天领他走家串户逐一察看。又令祝融取出骨片,用金刀在上面刻划记录,从卫士身上取来收集的草叶,分给病人。

几日过后,温寒之疫逐渐消除,病人皆有好转。人们无不歌颂神农的德行。刑天道:“起先我与你一起游历千山万谷时,以为你是疯子,后来你竟然寻来果种谷种,让五谷耕耘遍于天下,开创了农耕之国。进而你又遍寻草药,为百姓救死扶伤,医治温疾不再只依靠伏羲九针,使得天下大安,真是神人的功德呀!”

姜炎笑道:“刑天兄弟过奖了,我还要去火族看看!”于是起身与女娃、祝融收拾行囊奔火族而来。

火族也有病人,但比太昊少。夸父领神农一一诊断。神农随诊随教女娃用药,道:“此病叫狐惑症,看其表象,嘿嘿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其毒在喉咽为惑病,在阴肛者为狐病。狐惑之病,皆恶饮食,食时闻食臭,其面目或赤、或白、或黑。治狐惑,用苦药黄连一枝,熏草一枝即可,叫熏草黄连汤。”女娃用心记下,祝融在旁,见女娃神情,脸庞红晕。

神农帝姜炎在火族一个多月,治好了数十人,走时相送者却约有千人。夸父眼中含泪,与神农相拥而别。路上祝融问:“神农帝,你频频转于各部落间,一定爬了好多山,走了好多路,遇了好多险吧?”神农笑道:“早记不清了,如果说,万水千山,我看不止。我们脚下这条路,便是我用脚印踩出来的。我自在太昊受命于天皇以来,寻谷求药便成己任。二十余年来,这双腿都在不断向前、向前、向前。分别大地之水土,辩人之美恶寿夭。你可知道这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虽有千难万险,可这乐趣却也层出不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