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天师姬伯(第2/3页)

小轩噘嘴道:“外公不都教给你了,才让你教我。”

姬伯摇头道:“你外公所学,广博如天地宇宙,可比之九张牛皮,我之所学仅是其中一毛而已呀!”

小轩道:“那你领我去见外公吧!”

姬伯道:“你外公说,等你将我之所学皆已学成,再领你去找他。”

小轩日渐将用气之法用在坐、站、跑等各种活动中,虽运行幅度日增,却呼吸如常。少典有时也来指点几句。姬伯看见少典道:“我记得过去我父亲曾经让你代替朱襄造书契之类的东西,那东西是不是如结绳记事一般。小轩想要记录我说的话呢!”

少典道:“以前我是研究过各种动物的蹄印,我说过用老虎的蹄印做记号,并想个办法记录下来。并说过,把记录下来的虎的蹄印就念虎,把猪的印迹就念猪,而马的蹄印就念马,人的脚印就念人。那时候族长还夸过我,说这个想法很不错呢!”

姬伯问:“后来呢?”

少典道:“后来你也知道,我和伏宝就去有巢部落了,这个东西也就放下了。”

姬伯问:“你过去收的那些蹄印还有吗?”

少典道:“怎么能留下来啊,我只是能记得一些动物蹄子的样子而已啊!”姬伯摇摇头叹了一声。

伏宝也常来看看,每次见儿子日有所成,嘴角总是挂着一丝微笑。

姬伯让小轩反复练习之时,总以回太昊为名,偷偷去伏羲台或者昆仑山上去见伏羲。有一次,姬伯看见伏羲正与一女子在一起谈论天地之道。伏羲见姬伯来了,便拉那女子之手对姬伯道:“此乃昆仑山人,道号九天玄女。”又指姬伯对九天玄女道:“此人是我儿子,名叫姬伯。”

那九天玄女却不搭言,仅面含春风般笑笑。眼睛看看伏羲,似有一丝情意系在伏羲身上。

姬伯假装未见,便将小轩欲想办法记录姬伯之言之事告诉了伏羲,伏羲听罢大笑道:“此子聪慧,胜过我儿,不愧为人中之龙,也罢,且将此功绩让与小轩,以留青史吧!伯儿,你随我来……”说罢便领姬伯、玄女来到伏羲台上,伏羲吹笙长奏,在悠悠乐曲声中,一阵波涛响过,一只大白龟涌到岸边,身上还驮负着一捆骨骸。伏羲用笙的外端一钩而起,那捆骨骸已在伏羲臂中了。伏羲将骨骸递与姬伯道:“有了这些,我之结绳、符号便可弃之不用了。你将这些龟甲之文带回与小轩相研习,便知如何记录了。”

姬伯很奇怪,心想给我这么多骨头做什么用,怎么可能就能记录呢?他还要多问,伏羲道:“心心相通,便留文史。你走吧!其中玄机,日后你自然知晓!”

姬伯无可奈何,只好离去。他想念母亲女娲娘娘,就到太昊部族中去,可是他还没到统天大殿,就见一群童儿在巷子中蹦跳相戏,口中诵道:“乾三连,兑中缺,离中虚,震仰盂,巽下断,坎中满,艮复碗,坤六断。”姬伯思道:“父亲何时竟将这八卦要诀传于这些孩儿了?想不到这些孩子竟然能记住并背诵下来,可见这八卦在太昊已经是深入人心了。”

他见到母亲女娲,向她讲了孩童背诵卦诀和看见伏羲与那九天玄女在一起之事。女娲想了想,对姬伯道:“你父亲有时与儿童相戏,不经意说出也是有的。所以一些孩儿知道这八卦的秘密也不奇怪。至于那个女子……,你父以天下苍生为已任,他所做所为,皆为天下苍生所想。你为人儿女,是不能有腹议父母是非之念的。以后要谨记了!”

姬伯道:“母亲教诲,伯儿懂了。”

姬伯又去了神农殿,见到了神农帝姜炎及太昊首领刑天。刑天道:“神农帝领太昊人向东行走,在黄河终端发现了大海,这海全是碧波之水,浩浩淼淼,一望无边,海水与河水不同,有咸涩之味,海水退过之处,有透明结晶。此结晶放进水中煮鱼,甚是好吃。在距离海岸不远的地方,发现了成片成片的麦田,麦粒均可食用。神农正要召集各部落首领商议,准备太昊向东迁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