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2/3页)

若是李小官见到这副情景,指不定又会胡思乱想起来。

大眼瞪小眼,还是萧侯率先按耐不住,长叹口气,眼里浮起欣慰之色道:“伯尘果真是人中真龙,一夜之间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等手段连老夫都揣摩不出。”

萧侯在赌,赌安伯尘能化险为夷,否则他后续棋子即便下了,也毫无作用。见着安伯尘从容脱险他自然欣慰,可左思右想也猜不到他如何做到,这也是因为萧侯没能进入京伊府,否则以他的眼力或多或少也能看出些许端倪。总之,他愈发笃定安伯尘便是他所要找的人,日后继承他的抱负,祸乱诸侯世家。

“萧老过誉了。”

挠了挠头,安伯尘涩涩一笑,转尔压低声音道:“不知那厉家。”

闻言,萧侯目露精光,看向安伯尘愈发的神采奕奕:“好一个安士子,连老夫的布置也猜到。伯尘让厉霖自食其果,厉家定不会善罢甘休,老夫昨夜一番布置少不得打他们个措手不及,难以旁顾。”

昨夜萧侯只作了两件事,一件是大肆渲染安伯尘的“罪状”传遍琉京,恶名昭彰。捧得越高摔得越狠,反之亦然,只要安伯尘能化险为夷,洗清罪状,他自然会博取包括琉君在内所有人的同情,这样一来短时间内再无人敢动他。至于第二件事,则是针对厉家,后半夜萧侯带着珠宝钱财走访数位御史大夫府邸,献上这些年搜罗所得的厉家种种不端之举。当了这么多年的墨云楼管家,萧侯算得上是除离公子之外唯一一个隐于草莽却手眼通天之人,献上的那些罪状看得御史们头皮发麻,冷汗连连。

虽只有罪名毫无证据,可并不打紧,在大匡诸国的监察体系中,御史总是扮演这等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只要有罪名,便可先行上报君王,即是所谓的“风闻奏事”一旦上奏,则会做成堂报张贴于各部公墙,也算是光明正大的打小报告,极容易得罪人。

御史铮铮铁骨,可也不想轻易得罪厉家,只除非厉家犯下众怒,失了王眷。因此,萧侯这一手想要成功,也需依赖安伯尘今日能够成功,若是不成,那些御史也不敢上书琉君,两边不讨好。

听得萧侯所言,安伯尘若有所思,半晌,忽然蹦出一句令萧侯瞠目结舌的话来。

“萧老,何不如趁此机会将厉家连根拔起?”

“这。”

惊讶的看向安伯尘,萧侯怎么也没想到,一副人畜无害模样的安伯尘忽然间变得如此心狠手辣起来,他也曾想将安伯尘培养成那等无情无义的大枭,可改变一个人的性情难比登天,需要时间和经历,若无那年刻骨铭心的变故,他萧侯也不可能成为险些颠覆陈国的枭雄。

萧侯自然不知安伯尘之所以说出这番话,并非因为一下变了性子。对于厉家安伯尘固然厌恨,可此前却从未想过将厉家人斩尽杀绝,他之所以这么做,却有两个原因。今日会审翻手为云,让厉霖自食其果,厉家家主仇恨的目光安伯尘如何察觉不到,心知即便今日能逃过一劫,可时日长了厉家定会不惜全力对自己下杀手,为了小命他也得心狠这一回。其二则是琉君,他知道自己见过王馨儿,知道王家罚金失宠之事,罚三金只是失去王眷,以此类推,罚十金则远远不是失去王眷这么简单。更何况,琉君将那十两罚金赐给安伯尘,弦外之音很明显——本王欲除厉家,若你能为本王解忧,本王便允你日后的厉家。

在京伊府内,也只有安伯尘才能听懂琉君的心意,却也是一个考验,若是安伯尘能扳倒厉家,自然成功进入琉君法眼,若是不能,日后厉家为难起安伯尘来,琉君自高坐金銮,不管不顾。

安伯尘只是一落难士子,哪有这么大本领,可今日之变却让李钰看到了“藏”于他背后的高人。既是考验安伯尘,也是验证自己的猜想,却又把安伯尘将死,为了自己的小命不得不出手,将他和无邪居士的关系暴露在琉君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