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雪心恨纣王兴兵,为名利群修乱舞(第2/3页)

他妻子冷笑道:“我闻那西周之富庶,可称天下一绝。你这笨蛋,何不以大军出征,尽掠野谷之资,以资军用?到时候他们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起浪来。待得西周平定,这朝中事,还不是你说了算?”

费仲听罢,沉吟良久,终是点了点头。他虽是个小人,但也是个颇有能力的小人。他心中清楚得紧,若不平定四方叛乱,自己的好日子怕也要到头了。他也不迟疑,急写奏章去了。

第二天上朝,他抢先出班,力陈各地叛乱需得早早平定。正言间,忽有人闯进来报说那姬发已被人救走,还伤了百十个商

众人听了无不变色,面上尽是恼火之意。尤浑抢先道:“质子叛逃,则西周反叛只在眼前。如此大事,关系到国家之存亡,却是马虎不得。”

费仲听罢,急出班奏道:“大王,如今战局糜烂,需得调遣强兵勇将,方可平定叛乱。臣保举邓九公为将,定能马到功成。”

众将都知邓九公之本事,听了这话,一个个面上眼里尽露赞叹之意,都言邓九公之才干。纣王此时只想早日平定叛乱,他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点头答应。便命灯九公为大元帅,调动精兵十万,要克日平定西岐。

时有亚相比干在侧,他见纣王如此,心中微动,出班奏道:“大王,如今阐教营中多修士相助,邓九公虽然厉害,终是马上将军,比不得那些能争惯战,又善呼风唤雨的修士。为今之计,不如普地里发放檄文,备言众诸侯之过错。同时告诉那些修士,只要辅佐成汤,则必有后报。”

绉王听罢。大喜道:“此言不错。我闻天下草莽间多有英豪之辈,若能得他们相助,别说一个小小地西周,便是四海,也可为我扫平。”他更不迟疑。随即吩咐从人拟了招贤榜,在天下各地四处张贴。

这事上有两件是最动人心,一是名,二是利。这两件事委实太重要了点。世人可以为这名利二字,闹得天翻地覆,也可以因为这几个字,弄得一世英雄毁于一旦。世上万事或可放,弃名抛利心难甘。

这天下群妖和各地隐居的修士有不少看到了成汤所立地招贤榜,一个个都乐的合不拢嘴巴。他们心中都高兴得紧。毕竟若能辅佐大商,成就不世王霸之业,则自己一脉的名声。端的是名声大嘈。

这成汤立榜三日,有人来报名,这人乃是一个巨人,真个威武得紧,身高数丈,周身肌肉宛如虬龙,盘旋不休。便是刀砍上去,也只是火星四溅,难伤及肌肉分毫。他更有一般大本事,乃是天生神力,力能陆地行舟,顿餐只牛。用一根排扒木,姓邬,名文化地便是。

他本来也在山中隐居,只因肚子太大,平日里难哄饱肚皮,故前来投军。纣王见这人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相貌不俗,又孔武有力,心中甚喜,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军中,直派入邓九公营中听调。

过不得三五日,又有两人前来投军,自称高明、高觉。这两人相貌又自不同,怎见得:一个面如蓝靛腮如灯;一个脸似青松口血盆。一个獠牙凸暴如钢剑;一个海下胡须似赤绳。一个方天戟上悬豹尾;一个加钢板斧似车轮。一个棋盘山上称柳鬼,一个得手人间叫高明。正是:神荼郁垒该如此,要定西岐报商王。

这高明,高觉两个,乃是棋盘山的桃精、柳鬼。他们两个本在山中修炼,也不知道有多少岁月,各自炼成一门神通。只因天机难测,迟迟未证正果,依然是妖怪,难入仙道。

他们两个心中也自急噪,终醒起一事,莫不如到成汤营中呆上几天,积累些功德。没准能混个一官半职。日后也能受庙宇之香火,说不得便可成就仙道。

纣王见这两个相貌凶恶,知是异人,心中更喜。又与二人戏耍,三十里内,风吹草动,尽瞒不过二人之耳目。纣王大喜,知道有此二人在军中,则万事无忧。他随即重赏二人,将二人打发至邓九公军前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