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身似游龙走商都(第2/3页)

闻仲听了,心中疑虑之意更盛。需知四教乃是天下道门之总领,对天下各流派之玄虚知之甚祥。但他从未听过有一派精通如此神通的。浮云岛虽然擅此神通,但岛中人鲜少出岛。岛上地三个弃徒,也不会此神通。可若说此人是骗子,却又不像,一时间闻仲不由得踌躇不决。

李随云见闻仲这般模样,暗暗好笑,他看了闻仲一番,突然摇头轻轻一叹,满是感慨之意。

闻仲见对方如此,心中一动,淡淡的道:“道友既善推演天机,可否与我看看吉凶,还望道友帮我推演一番。”

李随云摇头感叹道:“道兄便是不说,我也要帮你推演。我方才观你命数,心中有感,故才发出长叹。”

闻仲微微一惊,心中倒起了一丝好奇之意,故作淡然道:“愿闻其详。”

李随云轻轻点头道:“你一生命格实为坎坷。你前半生走得却顺,先是得拜明师,修成大道。又入得凡尘,享人间富贵。这其间虽有小挫折,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我观阁下气色,如此风光,只有四十余年。四十年后,阁下当有一劫。若是道友躲得过,此后一帆风顺,仙途不可限量。若是道友躲不过,则性命休矣!”

闻仲听得对方如此言语,不似戏言,不禁微微变了脸色。沉声道:“道友既然看得明白,却不知其中可有甚么解救之法!还请道友看在同道中人的面上,不吝赐教,救拔则个。”

李随云微叹道:“天意难违,我又有什么办法?况且人力有时而穷。道友好生防备也就是了。”闻仲力求之,不肯放李随云前行。

孔宣在旁见了,心中也自老大不忍。他凡事看得明

白,李随云来此固然别有目的。但他所言之事,当非虚言。毕竟他最善推演天机,看到一人之命数,又有什么不妥之处?他按耐不住,也开言劝道:“师父。我等受闻道友如此款待,怎好袖手旁观?况且闻道友如此求恳,您便与他指条明路罢。”

李随云看了一眼孔宣,又看了看闻仲,长叹道:“你一生逢不得一个‘绝’字。四十年后。你再有军事,需走水路,莫行陆路。如此,可略解你之劫数。你大劫之事,当有贵人相助。到得那时,你若明了天道。自然可逃此劫难。若是看不透……罢、罢、罢。”

闻仲听得李随云言及自己逢不得“绝”字,心中愈加信服。盖因自己出师之前,其师金灵圣母曾言他一生日万事尽顺,唯逢不得“绝”字。此事只有他和师父知晓,如今李随云说将出来。可见其道行之深。

闻仲也看得明白,此人确有神通。不由得起了爱才之念,急命左右将来宴席,宴请李随云师徒。席间,他又频频相劝,奈何李随云不露丁点口风。被逼地急了,只答应随他入宫面见商王。

此时商王为太丁。此人自登大宝,端的勤恳,将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此时商朝强大无比,君明臣贤。满朝文武,都是济世之能臣,定国之良将。此时商王朝国力,可称极盛。盖因前代商王积累甚众,到得此时,仓縻尽满,府库充盈。带甲之士三十余万,端的是威服四方。

此时天下八百镇诸侯齐聚都城,但见诸诸位奇装异服,不一而足。众诸侯正在朝堂之上与太丁欢饮。忽左右报说大将军闻仲求见。

太丁心中疑惑,这闻仲方才出去,怎地又回转回来?他看了一眼左右,随即叫宣。不过片刻,但见闻仲顶盔贯甲,大步走将过来。

此时闻仲在商朝中,也算得上举足轻重地大人物。他先是平定东海叛乱,又大战西方叛军,助西伯平定贼寇。还率领大军镇压了异常浩大的奴隶起义,可以说是商朝第一战将。他麾下地魔家四将、窦荣等将,虽然年纪轻轻,但一个个也都是威名赫赫,功勋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