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薤露明朝是隐娘(第3/4页)

他向女儿说道:“隐娘,这位是长孙无忌大人,快来见礼。”

隐娘心里一惊。她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人竟是当今皇上的亲舅舅,同时兼任太尉和中书门下三品的朝廷重臣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既身居要职,又是顾命大臣,如今太宗驾崩才一个多月,不知有多少要事要他处理,他却跑到道州来见一个中郎将?

那天聂峰突然遭遇刺客,事后父女二人暗中讨论,聂峰却怎么都想不出自己被人行刺的理由。他以前虽然被人诬构,下过牢狱,但迫害他的人早就死了,这十几年来他也小心谨慎得多,绝不轻易得罪人。而中郎将虽是武职,在秦汉之时更是统领皇帝侍卫的重要官职,但在唐朝却已谈不上是什么高等官职,而道州也属于偏远之地,京城的权力斗争一般也牵连不到这里。

然而现在,隐娘却知道自己的父亲会被人行刺,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她向长孙无忌见礼,长孙无忌微笑着点了点头。

她又转向那手持拂尘站立一旁的道长,聂峰却也不知道那人是谁,长孙无忌进入聂府后,也一直没有介绍。

见她父女二人心中疑惑,那道长这才稽了一礼:“贫道李淳风。”

竟是手著《六壬阴阳经》和《演齐民要术》,曾助太宗李世民夺取天下,官至太史令后又辞官隐居的天相宗师李淳风。

长孙无忌看着聂峰,叹道:“将军可知,就在先帝驾崩后的这一个多月里,竟有二十四名朝廷官员先后遭遇行刺,而其中幸免于难的,唯有聂将军你和刚从辽东回来的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二人?而那些遇刺身死的全都是武官,只是他们分别镇守各地,而且职位大多都不算太高,朝廷又刻意压下消息,才没有引起恐慌。”

聂峰这才知道自己遇刺竟不是一个个案,再想到当日若不是有隐娘凑巧在自己身边,自己此时早已身死,更是背生冷汗。

聂峰凝然道:“难道有人想谋反?”

“先帝虽然驾崩,但如今百姓生活安定,乃是亘古未有的盛世,要想谋反谈何容易?而且包括聂将军你在内,这二十四人在军中的资历都不算太深,职权也没有到能够割据一方的地步。”长孙无忌道,“其中威望最高的当属薛仁贵薛将军,只因他曾随太宗皇帝征战辽东和高丽,得太宗皇帝亲口称赞。但薛将军在贞观一十八年才应征入伍,虽然凭着他的胆识在这四五年间一路升迁至右领军中郎将,却也还没有到位高权重的地步。不客气地说,若是真有人想要谋反篡位,那行刺的也应该是老夫和诸遂良这两个受先帝所托辅佐当今陛下的老家伙,就算是要夺兵权,也应该先去对付李绩、程知节、苏定方这等早已立下功勋却还仍然在世的朝廷重将,怎么也不该轮到你与薛仁贵这二十四人。”

聂峰也知道长孙无忌说的有理。自从经历了隋末那民不聊生的大乱之后,人心思定,再加上先皇李世民任人唯贤,广开言路,并采取了以农为本、轻徭薄赋、完善科举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安定的举措,深得人心。

在这期间,曾有一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囚犯共有二百九十人,那年岁末,太宗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来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到了次年九月,所有死囚竟全部返回,无一人逃跑。由此便可知道,当时的政治清明到了何等程度。

不管是谁,想要在这样的治世之下起兵造反,都是一件不得人心之事。

“然而不管那隐藏在背后的人是谁。”长孙无忌又道,“先帝一死,便有二十四名分散在各处的将领被人行刺,仅有二人能够侥幸活下来。而那些刺客中更是隐藏着能够千里之外夺人首级的剑侠之流,若说那些人没有更大的图谋,只怕谁也不信。毫无疑问,在暗潮之下,必定有一股不可小觑的强大势力,而那股势力所图的,也必是我大唐的基业,只是不是当下,而是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