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想和你做好朋友(第3/3页)

我们过着两种生活,两种不同观念下的不同人生。

母女是最亲密的两个人,常常,也是斗争最激烈的两个人。

有多少母亲,总想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的寄托,修复自己人生中的遗憾和不完美。

就会有多少女儿,总要去反抗被复制和修改,要去捍卫自我和独立。

于是这场战争无休无止。

母女之间的战争,贯穿了许多女孩子的青春,直到女孩变成女人,变成妻子和母亲,这种无奈的战争似乎才得到和解。

甚至有些人,终生无法和解。

我和妈妈之间,爱与被爱的对抗,从我十几岁开始酝酿,渐渐随着我的独立,这对抗也越发激烈,终于在我决意远赴欧洲时,到达对抗的巅峰。

我是野马一样桀骜的性子,头也不回,朝自己认定的路上飞奔。

妈妈却想做个好牧人,拼尽全力,在后面想勒住我的缰绳。

她害怕这匹烈马跑得太远太累,迷失回家的方向。

妈妈总是觉得她不知道我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冷暖寒暑,阴晴圆缺,都经历了些什么。

即使你的生活,在所有人眼里都鲜花着锦,即使再多人艳羡,这世上有一个人,还是会觉得这都不够好,总是觉得你在受苦受累——这个人就是母亲。

小的时候,她教我坚强,不抱怨,不诉苦。

后来她常常近乎央求地要求我:“有什么事就跟妈妈说一说吧。”

在那个很冷的冬天,据说是欧洲一百年来最冷的冬天,我独自在欧洲。

那个时候我和妈妈的对抗,正在激烈时。

一天午后,我坐在落地窗后,对着外面白茫茫的雪景,突然很想告诉她,这里下大雪了,很漂亮。用skype打通她的电话,很多年没有煲过电话粥的我们,也或许从来没有过吧,我竟不记得了……那一天,却隔着两个大洲,煲了一个多小时。

那天她温柔平和极了,反常的,没有说一句责备劝诫的话。

这么多年来,或许那是我第一次向她求援,自己并没意识到,以为只想跟她说声,下雪了。

在那个疲惫到临界点的时刻,无意识地,我向她伸出了手,渴望得到她的温暖。

也是在那一天,她明白了,不是只有勒紧缰绳才能保护她的小马驹,而是只需这一句,“没关系,妈妈在这里”——就足以替孩子抵挡哪怕来自全世界的寒意。

持续将近十年的,母女间隐形不可见的战争,在那天结束了。

我们不再对抗。

当她拼命拉紧缰绳,我拼命挣扎,只想摆脱和远离。

当她放开手,我转身走向她,伸手牵住她,带着她一起自在奔跑。

次年的母亲节,我远在意大利,请朋友帮我订了花,送上门。

她收到花后,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给我。

她说:女儿,你替我实现了梦想,你是我的骄傲。

我回答——

我才不要去替你实现梦想呢。

梦想要凭自己去实现才称得上是梦想。

我不想只是替你看世界,我想带你一起走,让你自己来看这世界的多姿多彩。

我鼓励她拿起笔,书写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故事,一步步走近她的愿望。

当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海水是什么味道的小丫头时,她带回海水给我尝,带回远方和广阔,令我向往,令我有勇气去追寻,去将梦想一个个安置进真实的生活。

现在她六十岁了,在我眼里,她不是一个从此在家颐养天年,整日念叨着“常回家看看”的老太太。在我眼中,她依然是那个站在船头夜风中,裙袂与发梢一起飞扬的美丽女子。

我做了很多年她的女儿,现在我的年龄和她变成我妈妈的时候相近了。

我想我们终于可以做一对能彼此理解,能以心灵开放沟通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