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6章 削平天下(下)(第2/3页)

刘璋闭上宫门,眼不见为净。

冠冕堂皇背后有着利益取向,实际上封闭肥沃的蜀地天然就有自治倾向,相比被秦汉强势中央抽血,现在这更符合蜀人的利益。

但这不符合王二代刘璋的利益,反更是恨恨——这些只为自己私利着想的臣僚,谁能体会寡人的忧惧!

三峡水道日宽,蜀道基本建完,刘璋觉得半年防备赵云大军,已担惊受怕,相比更愿意相信另一批臣僚——法正和张松等人,他们建议投降。

“同是宗室,王上愿降,必得善果……”法正这样说,心中惴惴,换刘焉在时时,打死他都不敢说这话。

刘璋在堂上来回踱步,沉吟不决,迟疑着,这终是一方王业,岂是这样容易就放弃?

“应武皇帝为人宽厚,必会善待王上……岂不见顺命候的待遇?”张松眼光毒辣,一下戳破君主的担心:“但是要是抗拒天命,怕是连白身都不可得,蜀道已建,王上拿什么抗拒呢?”

在这批人为主分忧下,同样有利益取向——法正其实是司隶扶风郡出身,性格贪财,老家收到了洛阳密谍司的重金贿赂……

而张松虽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却一心要谋大功于明主,收到了皇帝亲笔信,就感激涕零,觉得知我者唯皇帝也,对着洛阳方向叩拜,誓死要报效皇帝,这就把刘璋给卖了。

“罢了,孤不忍刀兵血洗,生民涂炭……”刘璋叹息说,一脸悲悯,话才落下,只见丝丝白中带红的龙气,一束淡青之气,瞬间崩坏。

不提严颜等人一时绝望,本着夜长梦多、越早卖越值钱的心态,刘璋主动派遣张松出使,去会见汉中屯守的征南将军赵云,迫不及待要把蜀地卖个好价钱,来换取以后平安富贵。

几天前花园月色下,叶青和刘范、刘诞两人散步闲聊,化成的这一柄剑,就这样命中了靶心。

半个月,征南将军赵云在蜀地传来捷报——蜀后主刘璋面缚出降,献出成都,蜀地就此平复。

对此,皇帝除派人奖赏将士的大功,唯一动作就是告祭太庙,告祭娲皇庙:“今天下一统,社稷完全,族人安宁,是以谨告。”

而对刘璋的处置,叶青比照原身坑爹的儿子刘阿斗,恶趣味准备给封个“安乐公”,想了想太高不划算,还是封了个“安乐侯”。

余下就是迁刘璋一族来洛阳,并召法正、张松来朝,还有大将严颜,及车骑将军吴懿一家——连同他妹妹吴氏在内,这也算原身的皇后,听说正当芳华,守寡可惜了。

而除了几个知情者和贾诩几个谋臣,朝野间没有人意识到皇帝曾经做过什么,很少有人会将那夜月下闲聊和蜀地的投降联系一起。

洛阳报纸上只是称许征南将军威武,并大肆渲染蜀地的富饶和价值,顺便歌颂一下将士的英勇。

“旧时代落幕,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云云”。

这正如《孙子》计篇所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又云“善胜者不战”,即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应武五年盛夏,时光就这样平滑前行,在洛阳龙气凝聚天下大势后,一切都淹没在浩荡的水面下。

清风拂来,水波不兴,唯有点小事。

话说这日帝女过来,叶青坐得久了,想散步,就和她出了书房,沿御湖岸徐徐散步。

“你是社稷正神,享配不少吧,有无怠慢之处?”

帝女望着碧波湖水,信步走着,说:“治政是皇帝的事,我不能多管,不过皇帝问起,我就说说……”

“以前社稷乱时,我得的享配的确变少了,细流一样,但是皇帝统一天下,管辖万民,恢复生产,民生安定,就又恢复了,现在说实际,和前朝相比,已经不差多少了。”

叶青听了点头,说:“蜀中平定了,故汉区域尽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