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晓来剑气催春事 第十章 浮舟载酒,无妨天下布武(第2/4页)

这一路观瞧,直把醒言三人瞧得眼花缭乱,走了大半时竟忘了停下来购买一分一厘的货物。这一番盛景,真应了那句:“市上藕菱多似米,城中烟水胜如山!”

在街上身不由己的走动,他们又突然被一阵人流冲得避到街市一旁,然后就只见数十人鼓噪飞奔而过;也不知道他们吆五喝六的说了啥,醒言身边这些行人就突然也跟着大声欢呼起来。可怜醒言三人,被挤在街边一角,袍歪袖皱,呼吸艰难,耳膜更是被震得嗡嗡响,却始终没搞明白刚才究竟发生啥。

等人流稍散,醒言扯住旁边那位和蔼老翁一问,才知道刚才耀武扬威招摇过市的,并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将军校尉出巡,而是扬州城中蟋蟀大赛,刚刚决出了冠军头名;刚刚接受众人欢呼的其实只不过是那只冠军蟋蟀。那蟋蟀得胜后便被收入白玉盘中的海柟盒,再披上红绸插上金花,号为“蟋将军”,然后被他的主人当宝贝捧着绕市而行,夸耀上好半天。

听了老翁之言,再听说这斗蟋蟀胜负之资,动辄便是成百上千两纹银,则饶是醒言近两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不禁一时目瞪口呆,半晌都没了语言——上千两纹银?在自己家乡,只要六七两纹银,就足够一家老小过活一整年!

“唉,原以为饶州已经十分繁华,没想到和扬州一比,还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这样一边感慨一边观赏街景,感觉才没过多会儿,日头竟已快落了下去。看看偏西的日头,一直只顾贪看的少年才觉得腹中有些饥馁。游玩这大半天,受了这奢华气氛的影响,本就准备好好犒劳一下雪宜琼肜的少年,咬了咬牙,就去城西北郊的瘦西湖边,寻了一家名为“醉香楼”的气派酒楼,准备好好大吃一顿。

当然,一贯考虑周详的四海堂主,在登上这座豪华酒楼前,没忘记跟酒楼门口的小厮打听清楚这酒楼的大概价钱。虽然他这小心谨慎,在扬州人眼里颇有些土气,但守门的那个后生小厮,却丝毫没敢轻视,因为眼前这三人,虽然衣着寻常,但不是剑眉星目便是清丽脱俗,显然不是常人。因此他把那酒菜价码,也报得格外老实,生怕一不小心惹上什么微服出游的王孙公子。也许是城中货品丰富,又或是附近酒楼林立,竞争激烈,因此这家门面阔气的醉香楼,酒菜价钱也大概在醒言的预想中。

此时夕阳还未下山,酒楼上食客并不多。登上二楼,醒言便挑了一个窗边的位置,招呼着雪宜琼肜一起坐下。坐在这窗边,正好可以观看湖景,看夕阳下那一湖烟水,曲曲折折的朝暮烟中延去。

坐了下来,便开始点菜。虽然立意豪奢,但毕竟简朴惯了,醒言还是点了三碗价位适中的高汤银丝挂面。当然,这醉香楼招牌菜之一的高汤银丝面,和普通的汤面并不同;一碗细如柳丝的玉白面线上,又覆有喷香扑鼻的汤头,其中有鸡皮、鸡翅、杂碎、鲿鱼、河鲀、火腿、蟹黄,数样大鲜之物混杂一处,浓浓熬成香稠的汤头,浇在银丝细面上,那鲜美香醇的滋味,已不是言语可以描绘得。

当醒言点过这样面食,又借故离席,追上那个店小二,嘱他在二女面中加上鲨翅、江瑶柱——菜单上他看得分明,有了这两样难得的海鲜之物提点,那汤面滋味完全不同;而只有加了这两样海鲜的高汤面,才被真正称作醉香楼的招牌菜。当然这样一来,每份面就要贵上半两纹银;醒言已经想过,这些可能都只是店家的噱头,让琼肜雪宜尝尝鲜便是,自己那份就算了。

等点完菜,回到座中,就看到那头一回上这样奢华酒楼的小丫头,正兴奋得小脸通红,不停的东张西瞧,好像要把酒楼中所有漂亮的摆设都看到。而容颜清雅的雪宜,却有些局促不安,偶尔看看醒言的眼神,颇有些怯怯,彷佛觉得让堂主这样破费,心中很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