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安宁把酒,村夜月影如歌(第2/3页)

  此后万玉枝很快在厅堂中端上了晚餐。以渝州城的观点来看,这民宿的晚餐自然非常简陋,只能算粗茶淡饭。只是这些食材,都是真正生长在偏远荒山的蔬菜野味,自有一种独特的天然清香;再经过万玉枝的一双巧手调制,众人这顿晚饭都吃得格外香甜。

  在近来连轴转般的血雨腥风过后,景天这几人也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用过了简单却有滋味的晚餐,大家便各自去这个宁静的村落中散步休闲。

  景天四处闲走了一阵,大概在戌时之初,便又转回到村中心那棵古老的丁香树前。安宁村的丁香树下,有一个露天的酒摊;远远地景天便看见,那个美丽的苗女正在酒摊的一张桌边小酌。

  “紫萱姐姐,在喝酒吗?”走近了,景天跟她打招呼。

  “嗯……小天,来,坐这里,你也来喝。”显然紫萱已经喝了一阵子,面色酡红。

  “好。”

  景天也不客气,从别的座位上拖了张条凳坐了下来。他看了看桌上下酒之物,只有一盘盐渍青豆,便回头跟那个摊主大叔叫道:“有五香花生吗?给咱来一碟!”

  “好嘞!”

  五香花生这么经典的下酒物,酒家自然是有的。顺便,酒保又给添了一副杯盏碗筷。

  用这粗陶小酒盏,美滋滋地喝了一口酒,景天却发现,这酒清美甘醇,滋味柔绵,竟是平生从未喝过。

  “大叔,这是什么酒啊?滋味不错啊!”

  “月见酒。这是后山的一口泉水酿的,传说是从蜀山仙峰上沥下来的雪水,酿出酒来,自然好喝。”

  “哦!为什么叫月见酒?是那口泉叫月见泉吗?”

  “那倒不是。那口泉本来没有名字,倒是因这酒,叫月见泉了。月见酒的得名,是因为我们村子的人喝这酒时,都像你们两位现在这样——小后生,你现在看看酒杯里,有什么?”

  景天低头一看:“呀,是月亮!我懂了!”

  景天看了看杯中,想了想,不禁笑了起来,“看不出,这小小一个山村的酒水,取名还有这样的巧思,不错,不错。不过大叔,月初月末时,并没有月亮,这酒恐怕就名不副实了吧?”

  “还是月见酒。”朴实的乡村酒摊掌柜,这时狡黠地挤一挤眼,“即使天上没有月亮,端起我们这杯酒啊,你总会想到它曾经盛着月亮的样子。这时候的‘月见’啊,是用心去看的……”

  “小天,你听听,”这时紫萱说话了,“这意境,多美……”

  “是啊,紫萱姐姐。今天这月见酒,倒是不须用心看,用眼看就可以了。”

  当此之时,正是明月朗照,清风徐徐;景天品着手中的月见酒,面对着这么美丽的姐姐,再一体会舌尖、肺腑中酣然微醺的滋味,便觉得就算是天上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吧!

  想到了天上,景天便抬头看一看天,见此时的夜空犹如一整块深蓝的粗布。这块粗布的四围下端,好像刚浸了水,显出一种更深邃的蓝色。那是游离在山川壑涧中幽渺深沉的暮霭颜色。在这块浩大天然的深蓝幕布上,那一弯明月便宛如水银一痕,在深沉的夜色里散射着灿烂光明的光色。

  “紫萱姐姐,你觉得现在这月亮,在我的眼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怎知道你的心思!你说?”

  “我觉得啊,它就好像天神在一个神泉中洗了手,这神泉之水带着明亮闪耀的荧光,然后这位天神不小心在天幕上掐了一个指印,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亮。”

  “哈哈!小天,没想到,你的想象力这么丰富!来,姐姐敬你一杯!”

  “好!喝!不过——”景天的样子,忽然变得有些苦恼,“姐姐,我原来的想象力,没这么丰富的。我最多只想到,自己什么时候也有了一间当铺,或者,邻街那个卖烧饼的李小妹,啥时候肯嫁给我了……一切都是上回跟你们去蓬莱岛,回来的海路上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梦,以至我现在胡思乱想的东西也变得古古怪怪、玄玄幻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