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英雄痛洒伤时泪关塞萧条行路难(第3/8页)

这一日铁摩勒正骑着那匹御马在大路上走,那匹马本是匹雄健的骏马,但经过千里驰驱,途中又缺乏水草,早已形销骨立,变成了一匹瘦马,疲累不堪了。铁摩勒爱惜马力,策马缓缓而行。忽见前面尘头大起,有一彪军马驰来,前头打着一面大旗,绣着金龙,并绣有“大燕”二字。

铁摩勒初时以为是官军,待到看清旗号,方知不是。原来这“大燕”二字,乃是安禄山的“国号”,安禄山在攻陷洛阳之后,便僭号称帝,国号“大燕”。这支军队竟是安禄山的队伍。

铁摩勒大吃一惊,心中想道:“贼军在此出现,这么看来,长安是早已陷落了。”再过一会,那彪军马的距离更近,队伍前头那两个将军的面貌也看得清楚了。

铁摩勒这一惊更是非同小可,那两个伪将军不是别人,正是薛嵩和田承嗣,十年前铁摩勒在长安曾和他们交过手的。

铁摩勒慌忙离开大路,纵马向田野中奔跑,当真是“落荒而逃”!

相隔十年,薛、田二人已认不出是铁摩勒,不过,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人烟绝迹的地方,却有一个少年骑马乱跑,当然会引起贼兵的注意。

薛嵩喝道:“你是什么人?过来,过来!”铁摩勒哪里肯听,跑得更快了。田承嗣道:“这人定是唐军探子,不必再问了!”一声令下,登时有数十骁骑,飞马来追,箭如雨下。

若在平时,铁摩勒真不会将这几十个贼兵放在心上,但此时他腹内空空,气力已使不出来,他挥剑拨打,打落了十几支箭,终于中了一箭。

贼兵追得更近,有个军官模样的人叫道:“你们看我的箭法!”拉起五石强弓,嗖的一箭,便把铁摩勒的坐骑射翻。那军官哈哈大笑,纵马上来,抛出绳索,要活捉铁摩勒。另外两个贼兵,亦已驰马赶到,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铁摩勒提一口气,在马背上纵身飞起,喝道:“你也看我的箭法!”正有两支箭射到,铁摩勒在半空中翻了一个筋斗,接过了那两支箭,就当作甩手箭发出,登时也把贼兵的两匹马射瞎,把那两个贼兵抛下马来。他迅即一个“鹞子翻身”,又扯着了那军官抛过来的绳索。

铁摩勒虽然饿得头晕眼花,又受了伤,但他到底是具有上乘武功的人,一执着了绳索的一端,立即施展“借力反击”的功夫,但听得“呼”的一声,两人刚好对调了一个位置,铁摩勒落下地来,手挥绳索,却把那军官抛上了半空,摔得个发昏章十一!

隐隐听得有人赞道:“咦,这人好俊的身手!”声音似是熟人,铁摩勒茫然四顾,想要找那说话的人,忽觉一股热血冲到喉头,登时眼睛发黑,跌倒地上,人事不知!原来他的气力、精神也都已用尽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铁摩勒悠悠醒转,视力还未完全恢复,矇矇眬眬之中但见一个戎装佩剑的人,正俯着腰看他。铁摩勒翻了个身,想跳起来,可是力不从心,“咕咚”一声,又摔倒了。铁摩勒叫道:“薛嵩反贼,你杀了我吧!”

那人忽地伸出手来,掩住了他的口,低声说道:“你别胡乱叫嚷,我不是薛将军!”

铁摩勒定睛一看,这才认出了这个人乃是聂锋。

原来出声称赞铁摩勒的那个人就是聂锋,他心肠较好,又爱惜铁摩勒的身手,因此便向薛嵩求情,救了铁摩勒的一命。聂锋是薛嵩的表弟,又是他的副手,本领比薛嵩强得多,薛嵩的“战功”大半是靠他挣来的,所以即算撇开表亲的关系不谈,他也非给聂锋的面子不可。

聂锋将铁摩勒安置在自己的帐中,给他裹好伤口,又把参汤给他灌下。

当年铁摩勒在安禄山的长安府邸里也曾和聂锋交过手,事隔十年,铁摩勒已长大成人,聂锋初时也还认不出他,但越看越觉得似曾相识,待到铁摩勒醒来之后,一开口便骂薛嵩,聂锋这才识破了铁摩勒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