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神弹宝剑逢强敌血雨腥风起绿林(第2/8页)

段珪璋大怒,身形纹丝不动,陡然间剑把一翻,一招“金鹏展翼”,斜削出去,这一招拿捏时候,恰到好处,精精儿的剑尖堪堪刺到,招数稍嫌用老,劲道已减了几分。而段珪璋则是养精蓄锐,剑招初发,正合兵法上“避其朝锐,击其暮归”的道理,观战的窦家兄弟和南霁云等人,都是武学的大行家,见段珪璋第一招就使得如此妙到毫巅,禁不住便轰然喝起彩来。

喝彩声中,但听得“嚓”的一声,火花四溅,精精儿腾身跃起,借段珪璋这一剑反弹之力,来势更疾,凌空击下,径刺段珪璋背心的“风府穴”,段珪璋反剑一圈,又是“嚓”的一声,精精儿身形落地,斜窜三步,段珪璋收势不住,也不由自已打了两个盘旋。

双方使的都是最上乘的剑法;虽然仅仅两招,却已曲尽攻守之妙,哪方稍有不慎,便要血染黄砂,当真是惊险绝伦,喝彩声登时都静止了。

精精儿赞道:“段大侠果然名不虚传!”段珪璋却暗暗叫声“惭愧”!他通晓各派剑法,却看不出精精儿的剑术渊源。

精精儿一言甫毕,举剑又攻,这时彼此都已知道对方是个劲敌,谁都不敢再存半点轻敌之心,精精儿那柄剑黑黝黝的毫不起眼,而且刃口似乎甚钝,看来就似一片铁片一般,但以段珪璋的宝剑,他竟然硬接了几下,剑身上仍是毫无伤痕。

精精儿杀得性起,运剑如风,剑剑指向段珪璋的要害穴道,在场观战的都是武学行家,但这样精妙的剑术几曾见过?南霁云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想道:“难道他竟然得了失传的袁公剑术么?”袁公是战国时代的剑术名家,相传是一个老猿的化身,故名袁公,这当然是个神话,但由此也可知道他的剑术以轻灵矫捷见长;南霁云曾听得师父讲过,说是用剑刺穴之法,始于袁公,代远年湮,久已失传,到了本朝初年,武林怪杰虬髯客苦心钻研,重擅此技,可以在一招之内,刺敌人三处穴道,因而名震天下。但据传袁公剑法,却可以在一招之内,同时刺敌人九处大穴,因此若拿虬髯客比之古代的袁公,仍不过是小巫之与大巫。现在南霁云全神注视,见精精儿的刺穴剑术,已可以在一招之内,连袭段珪璋的七处穴道,虽未达到袁公剑术的最高境界,但比之虬髯客却胜得多了。故此以南霁云这样的大侠身份,也不禁触目惊心!

段珪璋不愧是久已成名的大侠,精精儿的剑法虽然奇诡绝伦,他仍是丝毫不乱。一个攻得迅疾,有如天风海雨,迫人而来;一个守得沉稳,有如长堤卧波,不为摇动,但见他顺势破势,解招还招,当真是剑挟风雷,招招都见功力!

两人越战越紧,斗到酣处,精精儿展开凌厉异常的招数,进如猿猴窜枝,退若龙蛇疾走,起如鹰隼飞天,落若猛虎扑地,瞬息之间,四面八方,全是精精儿的剑影!但段珪璋仍是双足牢牢钉在地上,精精儿连番扑击,也攻不进他周围七尺之内,斗了已相近半个时辰,段珪璋兀是未曾移动一步!

虽然如此,但看来段珪璋乃是处在下风,窦线娘手把弹弓,看得触目惊心,手心淌汗。精精儿的攻势有如长江大浪,一个接着一个,竟似不知疲倦似的,处此情形,人人都会想象得到:只要段珪璋的防守稍有隙罅,身上就得平添七个透明的窟窿,而且受伤之处,必然是重要的穴道方位,饶是他功力再高,也难保全性命了。

窦令侃沉声说道:“六妹,对付这样的魔头,还和他讲什么武林规矩!”话犹未了,忽见精精儿使出“俊鹃摩云”的身法,冲天而起,在半空中一个倒翻,头下脚上,向段珪璋冲来,这一招有如雷电交轰,只要双剑一触,便要优胜劣败,生死立判,窦线娘无暇思量,本能的将弹弓一曳,三颗金丸已是闪电般的向精精儿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