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峭壁现侠踪 疑云阵阵堡中来怪客 妖气重重(第2/8页)

龙灵矫一听这话,立知来意,苦笑说道:“原来国师是劝我向贵国借兵,嘿,即算成功,也为国人所笑。”那胡僧道:“借外兵之事,在贵国历史,例子似亦不少,伍子胥为报父仇借吴国之兵,灭掉本国,甚而将本国国王鞭尸三百,后世之人,又有谁笑他?”这胡僧竟然熟读中国历史,倒是大出龙灵矫意外。但听了此话,却不免打了一个寒噤,心道:“伍子胥所借的吴兵亦是中国之人,这如何能够相比?而且伍子胥后来也终于被继位的吴王赐他自尽,连眼珠也挖出来。这胡僧将伍子胥比我,难道也要我像伍子胥的下场么?呀,我若是只为报父仇,而借兵异国,那就不是伍子胥而是吴三桂了!”

那胡僧又道:“非常之人必作非常之事,年先生拘于世俗之见,那就未免太令我失望了。敝国小国寡民,但得西藏一隅之地,于愿已足。断不敢奢望中华土地。年先生却可以自西藏创业,振雄风于漠北,进而策马中原,前途正是无限呵!他日年先生得为一国之君,敝国也要叨蒙庇荫呵!”

龙灵矫继承乃父遗风,其志不小,闻言又不禁怦然心动,但终觉此事不妥,正自踌蹰,那胡僧又道:“敝国国王已领兵到此,驻屯在山谷之中,只待春暖雪融,便要进军拉萨,年先生请到军中,与敝国国王一见,再定决策如何?”龙灵矫手执马鞭,沉吟不语,那胡僧笑道:“大丈夫一言立决,何用踌蹰?先生若向西行,那是前途如锦,荣华无限。若然先生执意不去,那么我也不便勉强。但据我所知,清廷已派高手多人,正欲得先生而甘心。先生若欲东归,纵能穿过这莽莽草原,只怕未到拉萨,就要遭不测之险,先生其请三思!”

龙灵矫自知案情重大,这胡僧说的乃是实情,心中想道:“既到此地,不如就进去看看,做不做伍子胥,那可是还得由我。”

喜马拉雅山高入云霄,端的是一山之中,气候不齐,山顶白雪皑皑,山腰雪花纷飞,但山脚已是百花绽开,显出初春景色。山谷因有四面高山挡着寒风,地气尤其温暖,因此尼泊尔军在山谷中安营扎寨。龙灵矫随那胡僧走入山谷,但见篷帐相连,战马遍野,正中一面王旗,四方共有十二面帅旗。龙灵矫知道尼泊尔军制,每十营设一元帅,每营五百人,照此估计,谷中最少有五六万人之多,以尼泊尔这样的小国,几乎可以说是发了倾国之兵了。但在喜马拉雅山中,却还填不满一个山谷,龙灵矫一路思潮起伏,想想自己父亲当年指挥百万大军的威风,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自己自懂人事以来,总想有一日能像父亲一样手握兵符,而今这梦想看来竟可实现,但却来得这样突然,而且令人感到屈辱。龙灵矫内心交战,听山谷中胡马嘶鸣,几乎疑心是在作一场恶梦。

唐经天和冰川天女继续西行,一路寻觅都不见唐赛花和金世遗的踪迹,冰川天女每过一天便想起金世遗生命的期限又减一天,忧虑之情,现于辞色。唐经天本来对金世遗殊无好感,经过了金世遗义救陈天宇和勇救唐赛花两件事情,对金世遗恶劣的印象才渐渐改变,但每想起金世遗对冰川天女的挑拨,心头总还是未能释然。而今一路与冰川天女同行,见冰川天女对金世遗的关怀,就如同关心一个多年的朋友一样,若在往时,唐经天也许会因此不安,但如今他已熟悉了冰川天女的性情,那纯然是一片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相形之下,唐经天反觉得自己的胸襟狭小了。

两人在草原上并辔奔驰,相知更深,相爱更切,寒风冷雪,都变成了旖旎春光,比起金世遗的彳亍独行,那自然是大异其趣了。

走了数日,穿出草原,喜马拉雅山的雪峰,已是遥遥可见。山脉迤逦而来,再走便进入山区,沿途所见,奇峰怪石,目不暇给。唐经天叹道:“一山还有一山高,此话真是不错。我所居住的天山,绵亘三千里,南北二高峰直插云霄,我一向以为天下的名山,再也不能与之相比了,哪知还有这座喜马拉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