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大漠藏龙 九重惊蛰伏风尘侠隐 一剑看雄飞(第3/8页)

唐经天一皱眉头,突然心生一计,待那猛狗扑来,将长袖挥出,轻轻一带,那条狗收势不住,被他一带,竟扑到“圣母”身上,唐经天这一招快捷之极,那圣母尚未看得分明,忽听得耳边“汪”的一声,震耳欲聋,脸上腥气扑鼻,原来是那条狗张口狂吠,滴下口涎,溅了“圣母”满面,圣母大怒,骂道:“畜生”,将狗摔开,只听得哈哈大笑之声,唐经天跳出围墙去了。

唐经天跑到外面,张眼四望,哪里还有冰川天女的踪迹。冰川天女的轻功比他还要稍高一筹,又先走一刻,要追也追不及。唐经天叹了口气,打开纸团,借着月光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小字:“休要多管闲事!”唐经天不觉心中苦笑:“我只是欲见你一面,你不见我也还罢了,却三番两次将我戏弄。”回头一望,“圣女宫”隔邻的法王宝殿,亦已灯火通明,唐经天心道:“白教法王必然惊起,呀,想不到糊里糊涂与他结了仇。那藏族少女既甘心愿做圣女,我也不必再去救她了。”

唐经天一口气奔出了哈吉尔城,心中闷闷不乐,忽地想道:“冰川天女总要到川西去找她的伯伯,就算她不识路途,多费些时日也终能寻到,我不如到冒伯伯那里去等她。”主意打定,胸中郁闷稍舒,于是在山岗上胡乱睡了一觉,第二日便续向东行。

从青海越过巴颜喀拉山,便是四川西部,川西古称荒僻的“野人”之地,唐经天走了数日,不见人烟,好在野果甚多,渴了摘果子食,饿了就打野羊烤吃,倒也不愁。这一日,踏进了川西的天险雀儿山,过了雀儿山,就是汉人的地区了。

雀儿山天险端的名不虚传,虽然没有天山高峻,但四周高峰犬牙交错,行经山脊之时,遥望四周群山,都好像披着雪衣俯伏在山脚底下,俨如一群或跪或卧的羊群,蔚成奇景。触目所及,到处都是嵯峨怪石,突出雪上,远远望去,又好似一排精工雕刻的屏风。

走了两天,山势愈来愈险,这一日唐经天翻过了山脊,远远见到山背升起的袅袅炊烟。唐经天心中一喜,但随即想起,群山重叠,虽似近在眼前的景物,也常常要跑大半天,要找到那山背人家,只怕还得两天路程。唐经天放快脚步,忽见天色突然阴暗,原来已走到雀儿山最险窄之处,两面山峰,紧相合抱,山石层层对立,最狭窄处,相去不过二三丈距离,曲曲折折,好似重门深锁。走了一段,忽听得前面有喘息之声。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身倚危崖,气喘吁吁。唐经天喝道:“你是谁?”那汉子咿咿呀呀地发出两个模糊的声音,唐经天再走前两步,那汉子突然伸出两只手来,喘气说道:“那位客官,可怜可怜我这小叫化吧!”

唐经天张眼一望,蓦然吃了一惊,这汉子伸出来的两条手臂,上面结满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疙瘩,十指弯曲,满面红云,面上下颊,左右也各有一个疙瘩,看来竟是个周身毒发的大麻疯。唐经天虽无世俗之见,在这阴森可怕的山道骤然见着这麻疯的怪相,也不由得倒退三步。那汉子张着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望着唐经天,好像是饿了几天的样子,静候他的布施。

唐经天一定心神,深觉奇怪,麻疯患者南方最多,西北极少,在川西“野人”之地见到麻疯,已是一奇,这雀儿山是人迹罕到之地,这麻疯居然能来到此处,更是一奇。但随即想道:“是了,他一定是逃避世人,涉过万水千山逃到此处来的。”要知清代的医学远不如今日发达,麻疯本来不会传染,但当时的一般人却深信麻疯必会传染,把麻疯患者看成最最危险之人,一发现有人患了麻疯,就立刻要将那人烧死,将骨灰深深地埋于地下。由于西北麻疯患者极少,识得此病的人不多。因此有些病人,不辞翻山涉水,希望能来到西北山区,苟延残喘。这等于长途逃难,但逃难尚有人布施,麻疯却是人见人怕,麻疯患者不敢投村宿店,不是饥饿而死,便是力竭而死,能到西北逃生者百不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