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情海波澜(第3/8页)

因为这正是八年前他在这个园子里,时常吹给云紫萝听的一支小曲。

吕思美不知原委,却是听得心旷神怡。她记得在小金川的时候,宋腾霄也曾给她唱过这支小曲。在音韵悠扬的箫声之中,她好像又听到了宋腾霄在她耳边低唱了。

莫不是雪窗营火无闲暇,莫不是卖风流宿柳眠花?莫不是订幽期错记了荼藤架?莫不是轻舟骏马,远去天涯?莫不是招摇诗酒,醉倒谁家?莫不是笑谈间恼着他?莫不是怕暖嗔寒,病症儿加?万种千条,好教我疑心儿放不下!

这支曲子本是江南一带的歌妓从“西厢记”的曲调变化出来的,描写张生远去之后,久久不归,莺莺惦念之情。只因文辞活泼风雅,故此流传民间,甚至文人学士,大家闺秀,也欢喜唱。

吕思美听得心旷神怡,心中充满蜜意柔情,眼前幻出了小金川的阳春美景:在野花遍地的林子里,孟元超倚树吹箫,宋腾霄曼声低唱。

眼前的幻景渐渐模糊,吕思美不知不觉的入梦了。

一曲奏终,余音绕缭,孟元超心里却是充满悲苦之情。他的眼前也幻出了一幅图画。只是这图画已经沾满了灰尘,颜色也有些黯淡了。

八年前的临行前夕,就在这个园中,就在园中的荼藤架下,他最后一次给云紫萝吹箫,吹的就是这支曲子。

他记得自己曾对云紫萝说道:“我不是张生,你也不是莺莺。我一定还会归来,在这荼藤架下,为你吹箫的。”

如今他回来了,他守着自己的诺言,他并不是负心的张生,但云紫萝却像莺莺那样的另嫁他人了。

园已荒芜,荼藤架亦已倒塌,他也找不到云紫萝来听他吹箫了。

但这怪得了云紫萝么?

他又记得,在说了那番话之后,云紫萝幽幽的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但愿如此。但愿能够再听到你的箫声。”

她给他吟了一首黄仲则的诗:“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她对他说道:“如果你迟不归来,我将不知有多少个无眠的晚上,要为你而风露立中宵了。”

情真意深,言犹在耳。他决不相信云紫萝会忘记了他!或者这只能怪造化弄人吧?

吕思美睡着了,苍白的脸上晕着一抹轻红,想必她是在做着一个美梦吧?可惜我的美梦已经破了,孟元超心道。

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小师妹已经熟睡,孟元超用不着再掩饰自己心底的悲伤了。

从窗口望出去,但见月淡星稀,秋风萧瑟,秋草枯黄。孟元超忍不住拿起洞萧,把一腔郁闷,借着箫声发泄出来。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只因愁深似海,箫声也似乎充满了秋意了。

“紫萝,紫萝,你在何方?你在何方?你听得见我的箫声吗?你听得见我的箫声吗?”

孟元超的箫声其实是吹给云紫萝听的,他在盼望,盼望云紫萝听见他的箫声,会忍不住偷偷回来,见他一面。

星光黯淡,月亮西沉,孟元超最后的这个希望也幻灭了!

箫声飞出荒芜的园子,给秋风吹入幽林。幽林里云紫萝正在一步一回头。

云紫萝是听见他的箫声了的,可是她又怎能回去呢?

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云紫萝听得痴了,以致她背后偷偷的跟着一个人,她也没有发觉。

她知道孟元超是在招唤她,她几乎忍不在就要回去了,可是她尽管一步一回头,脚步却没有后转。

“我不能回去,我不能回去!我一回去,势必不能自拔,元超和他师妹的美满姻缘,也必将为我破坏了!”云紫萝的心在卜卜的跳,自己警告自己。

可是她的脚步在向前行,一颗心却回到了与孟元超相处的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