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力抗金牌 舍生救良友身填炮口 拼死护檀郎(第4/13页)

云重微微一笑,也先放眼看时,只见云重的四个随从,扛着两个麻袋,走上厅来。也先还以为里面装的乃是中国的土产,暗笑云重出手寒酸,麻袋在地上重重一顿,忽听得“哎哟”一声,在里面传了出来,袋口一开,两个被捆缚得像粽子一样的人滚在地上,其中一个还袒胸露背,背脊上露出一个草书的“贼”字。云重笑道:“就是这一点不成敬意的礼物,请太师笑纳!”

这两个人不问可知,自是被俘虏的额吉多与麻翼赞,他们被囚在麻袋之中多日,头昏脑胀,忽被解开穴道,骤见光亮,急忙跳起,第一眼就瞧见也先,还以为是自己人解救的,不禁狂喜叫道:“太师——”

也先骤吃一惊,但他乃一代奸雄,瞬即之间,便猜到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情,面色一沉,立刻喝道:“你们这两个小贼居然敢冒犯天朝使者,来人呀,先拉下去打三百大板,再打进天牢,让我裁处。”额吉多、麻翼赞吓得魂飞魄散,只听得同伴卫士轰然大喝,将他们的声掩盖过去,连拖带拽地把他们拉进后堂。

云重又是微微一笑,道:“太师日理万机,值不得为两个小贼费神,所以我敢于越俎代庖,将他们擒献。”也先面色涨得通红,道:“这两个小贼,真是丢了我的面子。咳咳,一定要重重处罚,重重处罚!”云重一言不发,只是冷冷地看他,让他自说自话。也先越说越慌,须知这二人是他帐下数一数二的武士,还带有五百铁骑,尚有沙涛协助,竟然给云重轻描淡写地全都解决,还活捉了来,也先怎得不惊?更兼云重看着他的那副神气,就像审问一般,也先自说自话,说到后来,面色由红转白,简直不知所云。

云重见也先窘态毕露,心中暗笑道:“今日已弄得他够受的了,且罢,不必再逼他了,也免得他老羞成怒,反而横生枝节,误了和谈。”于是微微一笑,道:“一国之内,良莠不齐,有几个小贼,亦是寻常之事,太师不必介怀,咱们还是商谈和约吧。”也先松了口气,道:“云大人说的是。”云重取出一本小折,递过去道:“这是我们的和约草案,请太师过目。”那是于谦拟定的和约,主要内容很是简单,无非各保疆土,平等相待,双方永不再动干戈之类。附款是留在瓦剌的中国“太上皇”(即被俘的明英宗祈镇),必须立即送回。也先略略一看,沉吟不语。他本来另外订有一份草案,仿以前宋朝和辽金两国所订的和约前例,要明朝国君居于小辈,与瓦剌缔为“叔侄之国”,并要每年缴纳三百万两银子,五万匹绸缎,总之想占中国的便宜。却想不到弄巧反拙,他费尽机谋,原欲把明朝的使臣弄于股掌之上,却反而被明朝的使臣拿着了他的把柄。这时被云重的威仪镇慑,也先有如被斗败了的公鸡一样,自己所拟订的草案,放在袋中,竟不敢摸出来。云重正容说道:“中国是礼义之邦,而今意欲与贵国缔为兄弟之国,以往之事,一概不咎,这和约两不吃亏。若太师尚有三心两意,以为中国可欺,那么我们边关亦有十万雄兵,也可以和太师周旋一下。”云重的说话有柔有刚,极为得体。也先上次侵入中国,虽然在土木堡大获全胜,俘虏了明朝的皇帝,但接着就在北京吃了一个大败仗,被赶出雁门关外,说起来这场战事,互有胜败,谁都不能以战胜国自居。明朝提出的和约实是公允之极。也先盛气已折,心中想道:“这使臣难以对付得极,简直比当年他的爷爷还要厉害,再拖延也讨不了便宜。”更兼又要顾虑到阿剌的内忧,于是只好接过云重的草案,约好待瓦剌国王过目之后,再定期商谈。

和议谈得甚为顺利,不过十天,双方都已同意签字,就以中国所提出的和约为依据,只不过改了些个别的字句。双方谈妥:在和约签订之后的第二日,就由明朝的使臣迎接他们的“太上皇”回国,这时被俘的皇帝祈镇亦已迁出囚房,被安置在瓦剌皇宫之中,待以国君之礼了。在和议商谈的期间中,张丹枫曾派人送信给云重,邀云重到他家中一叙。云重记着世仇,虽然对张丹枫已无恨意,但亦不愿前往。张丹枫也没有来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