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罗汉绵拳 将军遭险着金刚大力 怪客逞奇能(第3/11页)

澹台灭明叫道:“这一招倒打金钟,果是高手!”话声未了,只见他身形飘动,不知怎的,一下子就反踏中宫,直抢过来,反手一掌,猛切张风府的手腕,众武士不觉哗然惊呼,只听得拍拍两声,两人双掌一交,各自斜跃三步。照一般交手情形,一合一分之后,双方多半会各立门户,蓄劲待敌,众人方松了口气,正待看他们后着如何攻守,却不料澹台灭明身子一倾,庞大的身躯竟似一根木头般地倒压下来,双掌呼呼齐发,脚跟尚未立稳,居然就势抢攻,身法招数之怪,实是武林罕见!

这两拳避无可避,但见张风府小臂划了半个圆弧,双掌缓缓往外推出,澹台灭明的来势极猛,张风府出掌舒缓,看来实似无可抵御,连云蕾也不觉触目惊心。忽听得澹台灭明叫道:“好一个绵掌功夫!”身躯似弹簧般忽然弹起,挺然直立,哈哈一笑,双掌一分,将张风府的招数化开,霎眼之间,又进了三招!

原来张风府亦自知功力不及澹台灭明,但好在他学的乃是内家正宗的功夫,在“绵掌”上有非常造诣,绵掌讲究的是以柔克刚,练到最神妙的境界,可以轻轻一掌,击石如粉,张风府虽然还未到这个境界,可是内劲暗藏,就势反击,澹台灭明的重手法,也竟然给他举重若轻的化解开了。

武士中的高手不觉欢然喜跃,但云蕾却是暗暗担心,只见三招过后,张风府神情贯注,看得出极是紧张,而澹台灭明则仍是神色自如,也不见他怎样用力,却是每一掌都挟着风声,既似轻描淡写,又是狠辣猛扑。原来若练到最高的境界,那自然可以“以柔克刚”,但若双方功力有所距离,那柔劲防身的功夫,却也未必挡得了金刚猛扑!

两人一柔一刚,进退攻守,打了一盏茶的时候,仍是未分胜败,但张风府已渐渐额头见汗,众武士还未觉得什么,云蕾却已知道不妙。她虽然也未看出张风府有何败象,但心中暗想:“张风府的武功与张丹枫在伯仲之间,在古墓之中,澹台灭明与张丹枫试招,张丹枫只能挡到五十多招,张风府功力虽比张丹枫稍高,看来也绝不能挡到七十招。而今他们已厮拼了将近五十招,只怕张风府就要难逃一败。”

张风府也自知不妙,再挡了七、八招,更觉呼吸逼促,自思:“若然败了,声名还不打紧,中原武士的面子岂不给我丢光了?”心中一急,竟然冒奇险,拼全力,把内家劲力都运到掌心,澹台灭明呼的一掌横扫过来,又是一下千斤重手法,张风府突然掌心一缩,大喝一声,掌力尽吐。高手较技,最怕一掌扑空,给人反击,若然是别人遇此,“刚极易折”,不待对方反扑击中,就要手腕脱臼。

但澹台灭明是何等样人,焉能如此轻易受算?他一掌虽然扑空,掌力却如排山倒海般直奔过去,方圆一丈之内,全在他掌力笼罩之下。张风府料不到他功力如此深湛,这一来弄巧反拙,自己的杀手神招,反变成了孤注一掷的硬打硬接,只觉胸口如受千钧之力,呼吸受阻,全身发热!幸而他刚才掌心一缩一登,内劲先敛后发,已把澹台灭明的掌力卸了一半,要不然更是难于抵挡。

这时双方各以真力相接,变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澹台灭明也暗暗吃了一惊,原来张风府虽然功力较低,但他的绵掌功夫,却是内家的上乘功夫,刚柔兼济,也是武林一绝,澹台灭明的掌力和他一接,竟被胶着,摆脱不得。澹台灭明暗暗叫声“苦也。”自己虽无伤人之心,但处此形势之下,掌力收不回来;而且张风府的绵掌功夫也非同小可,高手较技,到了“死拼”之时,又不能相让,迫得全力施为,不让对方的掌力发到自己的身上。

二人这一厮拼,旁观高手无不触目惊心,但见二人各自沉腰坐马,掌锋相接,四目瞪视,状如斗鸡。片刻之后,张风府发出微微的喘息之声,额上沁出汗珠,手掌不住地左右摆动,似是在消解敌人凶猛的攻势,看神情,显得十分吃力。到了此际,旁人纵想上前拉开,也无人有此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