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重返宿城(第3/8页)

白箫忙拦住道:“这事还要请陈老伯说明白。”

文兰一旁流泪道:“我妈是不是不愿见我?当初我不听父母良言,经常让他们操心——若不是为了那只破碗,我爹娘也不会出这种事……我要在她老人家前跪三天三夜,请求她老人家原谅!”说到这里,失声痛哭。众人忙劝。

白箫道:“姥姥现在在外室休息,婆婆、姨妈,且听陈老伯告知内情。”

文蕙这才静下来听其母的一大段往事。两姐妹听说,母亲失明,多年来寄居山林,都大哭起来。文兰尤甚。

陈南城又叙述其母与沈英杰本是同门师兄妹,日久生情,后来不幸分离,其母迫于父母之命,嫁了文家。沈英杰为此终身不娶,却替心爱的弟子作伐于文家,把文家的大女儿嫁给徒弟为妻,以续上一代未了的心愿。

文蕙听罢突道:“我知道了!这位救我母亲的就是士清的恩师沈英杰,士清不知等了他老人家多少年!我记得士清说过,他的小命也是沈大侠从倭匪中救回来的!他是在我们成婚时突然出走的。既然他与我妈一家有点渊源,也许怕见我们一家才故意避开的。他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不知还在吗?我们当面谢谢他老人家!”

陈掌柜又接着说到沈英杰为搭救竺素心不幸被甘傲天打伤,手脚俱断,险些丧命,文夫人以失明之身照顾残废的他,在祁连山上历尽千辛万苦,过了近二十年。直到今年,沈英杰才身体复原,重拾武功,期间的痛苦难以想象。

文蕙一听,心想当时我妈正当中年,沈英杰又跟她年纪相仿,一个是丧夫的寡妇,一个是久旷的怨男,这样日夕相处,许多事不能避嫌……这沈英杰虽是士清师父,母亲的恩人,可这样总不太好吧?

文兰一听,也已明白,却不同于姐姐的想法。她觉得男女两情相悦,结为夫妇,本是天经地义。母亲与沈英杰原本有情,已经错过因缘多时,中年相遇,患难与共,结发同枕,何等乐事!于是向她姐姐道:“既然继父也来了,咱们还等什么!快去拜见呀!”

“这个……”文蕙踌躇了。

“我也是个老派人,起先得知沈英杰与你们母亲结为夫妇,也有不解。不过后来我想,他们当时如不结为夫妇,一个瞎了,一个瘸子,一个看不见,一个不能动,怎么活呀?上苍生下芸芸众生,不是为了让他们活活受罪而死的!杭州月老祠旁有一副对联写得好:‘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他们已经错过了一次,做儿女的不能为了陈腐之见,而对天作之合不加理会!”陈南城的一番话说得文蕙低了头。

这时白箫趁热打铁,说道:“婆婆,我上回为救掌柜爷爷,不幸跌入陷阱,也是太师父他老人家救了我!婆婆,太师父于徐家有大恩!况且又是公公的师父。你快去磕个头吧。要不然岂不让姥姥为难吗?”

文蕙再为难,徐庆、展鸿飞、陈仪——连荷萍、徐永、丁二都忍不住插嘴了。毕竟是思母心切,最后,她拉了文兰的手道:“好,我们这就去拜见母亲和继父。”

一个大死结终于解开了。于是白箫搀着文蕙,荷萍扶着文兰,一行人都到了隔壁小花厅。门开了,文蕙、文兰上前一步,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椅上,两姐妹天性萌动,双膝跪下,泪似泉涌。文蕙一把拉住竺素心的右手,叫了声“妈”;文兰则拉住了竺素心的左手,泣不成声。竺素心盼着这一天不知多少年了,涕泗交流,半晌无言,只是挣脱出两手,向姐妹俩的脸上摸去。众人知道她目不能视,更为之悲叹。白箫与陈南城频频在旁劝慰。

这时沈英杰有点尴尬。

陈南城道:“两位夫人快来见见你们的继父沈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