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初到山庄(第3/5页)

“小滨!”徐士清斥道。

此时,却听白箫轻声道:“我娘说我笨,什么都学不会。我怕……怕给伯伯添麻烦。”

徐士清心头一亮,看来这孩子也不是不愿学武。笨没有关系,只要想学就行,古语就有笨鸟先飞的说法,于是便道:“伯伯不怕麻烦,只要白箫愿意学,伯伯一定倾心相授。”

他话音刚落,徐滨已拍掌欢呼起来:“这太好了,我又多了个师妹。”接着又对白箫说:“从今以后,你要叫我二师兄了。快叫,快叫!”白箫兀自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抿得紧紧的,不肯出声。

徐士清道:“白箫,你可要想好,练武不好玩,很苦的,你若真的不想学……”

白箫忽而大声道:“伯伯,我不怕苦!就怕学不会!”

徐士清笑起来,继而又肃容道:“只要不怕苦就好!从今往后,你便是咱们雷震派的第三代弟子了。回庄后,再行拜师仪式,还要拜见你的师母和同门师兄姐。”

“是!”白箫肃然答道。

“哈哈,我多了个小师妹,那敢情好!”徐滨眉飞色舞,在马背上扭来扭去。

白箫似乎也一扫连日来的愁容,终于露出了微笑。

蓦然,她想到了什么,从贴身衣服里摸出一根竹管来,放在小嘴边吹起来。她技法虽然稚嫩,但那悲怆之音萦绕在斜阳映照的寂静的古道上,颇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徐士清听了一阵,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这倒让白箫不好意思起来,她连忙放下了竹管。

徐滨忍不住了,忙不迭问:“爹,她吹的是什么曲子?好听极了,这竹管又是什么东西?”

“它叫箫,是竹子做的。白箫,我问你,这支箫是不是你爹给你的?”

“嗯。”白箫点了点头。

徐士清柔声道:“白箫,师父虽为一介凡夫,但也懂得音律的妙处。我刚看过你那支箫,虽小了点,但粗细适度,长短合宜;箫的洞隙附近,还有几片刀刻的松叶,几朵雪梅,蕴含着‘岁寒三友’的意思。你爹白志远果然是个孤标傲世的高士。”

听到最后那句,白箫再度露出微笑。

从此,一路上便再不寂寞,白箫吹箫,男孩唱曲,虽唱得不大合拍,引得徐士清和白箫发笑,但寂寞的山路由此平添了乐趣。

徐滨又免不了将“庄子里”的情况一一向白箫道来。他虽是有一搭没一搭地乱说一气,白箫却终于对即将前往的云台山庄有了点印象。

那日回到云台山庄后,徐士清先将白箫带到内房,让她拜见文蕙。徐士清怕文蕙知道白箫是仵作之女,心中会嫌弃,幸亏文蕙只知他请过一个仵作,并不知道那仵作姓白,于是他便只说她是一个故人之女,此次出门正是去探望这位朋友,不料正巧遇上朋友因病去世,他便将朋友的遗孤带了回来。他又编造了一段临终托孤的故事,将白箫的身世说得颇为可怜,文蕙听罢,果然很是同情,当即同意徐士清收白箫为义女。于是,徐士清立刻将白箫的名字改成了徐玉箫。

改名之后,徐士清还偷偷将徐滨叫到屋里,叮嘱了一番。

“滨儿,爹跟你说的事,你都记住了吗?”他问徐滨。

徐滨认真地点头。

“爹放心,孩儿记住了。孩儿决不会把白箫妹妹爹娘的事告诉别人,连娘也不告诉。”

“那怎么还在叫她白箫妹妹?”

徐滨抓抓头道:“哦,对了,该叫玉箫妹妹了。”

“你知道就好。说漏了,你玉箫妹子的小命就不保了!你记住了没有?”徐士清喝道。

“嗯嗯。孩儿记住了。”徐滨连连点头。

徐士清虽有些不放心,但也无可奈何。接着,他又跑到徐庆的房间。徐庆躺在床上,向他许诺:“庄主,我就叫她二小姐,从今以后,在我心里,她就姓徐。”